原题:从“严”为官守底线 务“实”行政敢担当——学习“三严三实”的一点体会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和“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作风建设新要求,真可谓正切中时弊。 一个时期以来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由于思想教育的弱化,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受到挑战。一些人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工作作风渐显漂浮,踏实肯干、务实创新的劲头有所不足,大吹大擂、好大喜功成为一种时尚;一些人随着权力的增长,地位高升,个人的欲望也开始膨胀起来,廉政廉洁受到挑战,甚至有些人因此跌入了贪腐的罪恶深渊...... 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的这些情况,显然离我们党和人民所要担当的实现两个“百年中国梦”的历史性任务是不相适应的。 为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认真落实习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通过深入学习,我理解“三严三实”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做到:从“严”为官守底线,务“实”行政敢担当。 所谓“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说到底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守“底线”。这个底线就是要求党员干部通过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带头遵守法律法规,坚决做到依法行政,按规章制度办事。同时,作为党员要学习和遵守党章党纪,以及单位的规章制度,以这些“条规”帮助自己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约束自己的行为,坚守作为公民的最基本道德和法律“底线”。 我们党员干部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因此,我们使用权力的时候要时刻想着党和人民,只能用权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替人民群众解难事,而不能把权力用来谋取个人和自己小圈子的私利。我们都要有对权力的敬畏之心。只有这样,我们的权力才能用得好,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否则,总想着当官发财,总想着千方百计地利用手中的权力捞一已私利,到头来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近年来反腐败斗争中纷纷落马的官员不但丢官弃权,也把自己的“自由”丢进牢狱里去了。严酷的现实教育了我们,权力运用一旦失去“底线”,其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要在认真“修身”的基础上,坚守道德和法律“底线”,常怀对党忠诚之心,对人民负责之意,敬畏权力,敬畏法律法规,严于律己,时刻牢记党的宗旨,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好事用好权,努力实现当初为官时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让人民群众永远记得你的好,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金杯银杯和口碑。 所谓“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说到底就是要求我们务“实”行政敢担当。新的历史时期,为官者作为一方“诸侯”,肩负着一域一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真可谓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企业的各级管理者,虽然不称为官,但一样责任重大。党员干部怎样统领一方,怎样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最为关键的要体现在为官者的一个“实”字上。所谓实干兴邦,在于你踏踏实实的干,在于你团结带领一个班子,并通过班子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去引领和带动一方人民群众去脚踏实地谋发展,去一步一个脚印地描绘发展蓝图,建设和实现蓝图。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纠正工作中的错误,要有敢为人先的闯劲勇于开拓创新,要有领导者人格力量和品格魅力去凝聚团队,去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然而,现实社会中总有一些为官者他们的骨髓里缺少“实”的基因,他们在工作中热衷于追求“政绩”,习惯于搞大轰大嗡的“大动作”,追求哗众取宠的舆论效应和光面鲜亮的花样文章。前些年,城市建设的所谓“面子工程”,不但引爆了为官者的个人表现欲望,也严重地扭曲了人们的政绩观,并由此加剧了人们普遍的浮躁心理,一时间似乎让人觉得建设小康社会只要多唱唱高调,多做做表面文章就可以了。这是多么的可怕和无知! 令人欣慰的是,习总书记在新时期对党员干部及时提出了“三严三实”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三严三实”精神,切实改进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以饱满的热情,坚守“底线”,工作以“实”字当头,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大力推进改革发展,踏踏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谋划好实现好务实发展的各项目标,为早日实现两个“百年中国梦”做出积极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