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绍兴周恩来故居纪念馆的祖居大厅里,一副对联吸引着人们目光:“事能知足心常泰 人到无求品自高”。讲解员介绍,这是周恩来的大伯周贻庚立下的家训。周恩来小时候的生活基本由周贻庚照料,深受这两句话影响。(12月25日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习其家风。”家风是什么?家风是家庭中的信仰,是一个人最天然、最根本的信仰。有人说,家风是“不啃老不坑爹”,有人说,家风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国比家大”,还有的说,家风是“老公挣钱老公花”。家风、家训,在古时是每个家族“齐家”的必备良品,它不仅发挥着规范家族中人、传承道德理念的作用,甚至维持了法制制度,稳定了社会秩序。虽然各种千奇百怪对家风的回答见证了现代人在“家风”传承上的断代。但从另一方面讲,虽然大多数人的家风回答得都很不规范,但在这些回答背后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家风的影子,看到背后蕴含的对家的热爱。 现代人或许没有像古人那样形诸文字,但依然用语言、行动潜移默化的传递着家的精神,家风家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部分,应该也必须得到传承。而家风连着作风,家风淳则党风正。廉洁的作风会带出良好的家风,良好的家风又会促进养成廉洁的作风。古语有云:“齐家而后国治”、“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妻廉夫祸少,子贤父心安”。对党员干部来说,更要如此。家风直接联系着作风、党风、政风、民风,家风正则作风优、党风清、政风正、民风淳;家风不正,就很容易滋生腐败,就会影响到作风、党风、政风、民风。 历史是一笔财富,也是一部教科书。《颜氏家训》有云:“笃学修行,不坠门风。”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先贤的高尚品德和严格的家风,才能将良好的家风传承下去。其次,用良好的家风引导家人,以身作则带好身边的人。同时“奉公守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要将家训引入党风廉政教育,这样更容易触动人心,提高党员干部严于律己、洁身自好的自觉性,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