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美国“门罗主义”寿终正寝?

时间:2015-04-15 08:02 来源: 作者:张敬伟博客 点击:
4月10日在巴拿马城召开的第七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最大看点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举行的历史性会谈,这是两国关系解冻以来的重大事件。美古关系正常化,在拉美后院就只剩下了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拉起的“反美大旗”了。 这也是奥巴马总统

4月10日在巴拿马城召开的第七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最大看点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举行的历史性会谈,这是两国关系解冻以来的重大事件。美古关系正常化,在拉美后院就只剩下了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拉起的“反美大旗”了。

这也是奥巴马总统用身体力行宣布美国“门罗主义”的终结。“门罗主义”由美国总统门罗1823年提出,主张美国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也不容许欧洲列强干预美洲的事务。

但“门罗主义”在当时只是美国的政治理念而已,直到老罗斯福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时期,才使美国有了将拉美作为后院的国家实力。就理论而言,1823年的“门罗主义”只是宣示了美国作为独立主权大国的存在,并不存在强权色彩的贬义。美国随着国力增强而推展的强势地缘政治战略,才使“门罗主义”变异为将拉美视为利益禁脔的美式殖民特权。

“门罗主义”让拉美国家被迫亲美或反美,这一特殊关系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末。美国对拉美国家的干涉主义和霸权主义,让美国背负了太多的负面名声。而且,美国在“门罗主义”的实践上也有行为错乱的时候,最典型的莫过于1980年代里根政府对英阿马岛战争中支持美国的立场,这显然不符合“门罗主义”原则。因而,“门罗主义”其实就是以美国利益为基准的强权工具。

时代在变。美国的“门罗主义”除了滋生古巴和委内瑞拉这些反美国家外,也让一些拉美国家陷入到所谓的“拉美困境”。美国在拉美的政治与经济经略,不管是逆美国而为,或者顺美国之为,都被证明为实践主义的错误。因而,拉美国家对于美国,既不像以往那么顺从,也不会对美国过度恐惧。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门罗主义”导向下的拉美后院也被美国疏离了。与其担负干涉主义的恶名,美国还不如卸下“门罗主义”的负担,这就有了2013年年底美国国务卿克里宣布的“门罗主义已经终结”。克里的“门罗主义”终结论,核心内容是美国不再致力于干预其他美洲国家国内事务,而是在平等伙伴关系和共同责任的基础上建立与美洲国家之间的关系。

这既证明了“门罗主义”是干涉主义的代名词,也意味着“门罗主义”的确不合时宜,应该成为一个不那么光彩的历史名词。

美国的选择是聪明的,现代国际关系虽然摆脱不了利益至上和实力为本的基本原则。但是赤裸裸的强权主义无助于解决问题,只会导致区域紧张和地缘政治危机。何况,拉丁美洲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形势也在发生深刻改变,在全球化语境下,拉丁美洲内部形成了一些互利共赢的多变机构,形成了多个机制性组织。对于美国官场的利己性介入,这些多边机制能够形成制衡美国的抱团取暖合力。

此外,拉美国家在全球政治经济秩序中的地位也在提升,而且在全球合作中有了更大的舞台和空间。譬如拉美国家和欧洲的合作关系在深化,和中国的经贸联系在加强,而且也参与到涵盖太平洋两岸的亚太经贸合作机制中,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拉美最大经济体巴西也成为金砖国家成员,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在全球政治经济秩序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2008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则让美国更加注重提振本国经济,弱化了美国的外交拓展能力。加之美国地缘政治战略的重点转移到西太平洋地区,“门罗主义”更成鸡肋。

因而,美国选择终结“门罗主义”也是无奈之举。

但是,美国所谓的“门罗主义”终结论,并不意味着对拉美后院的放弃。美国只是以更为巧妙和聪明的方式,维持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和领导力。正如阿根廷政治评论家加布里埃尔所谓,“门罗主义”远未终结,美国从未离开。的确,美国能在太平洋西岸地区连横合纵制衡中国,能为乌克兰地缘政治危机不惜和俄罗斯对博,卧榻之侧又岂能丢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暂停时间的手表:一封父亲写给儿子的情书

    作者:高博洋

    主人公伊布是一个不断折腾的男屌丝,离婚一次、失业无数,学过厨子、开过快餐、做过编导,投过资,最后,因合伙人逃跑…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