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逻辑很难预料。但大国和强国还是有所区别,譬如美国准备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性武器,立刻惊动欧洲,使得奥朗德和默克尔跑到俄罗斯和普京总统斡旋,以免乌克兰战火蔓延到法德主导的欧盟。但是对于吵嚷着要退出欧盟的英国而言,除了过过嘴瘾--将普京视为20世纪中叶的暴君外,其大国地位在欧洲和俄罗斯,都被弱化了。 充其量,英国已经退化为二流大国。其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事,大抵都是王室花边这样的糗事丑闻了。但英国并不甘于寂寞,依然释放着瘦死骆驼比马大的威风。在之前香港“占领中环”事件中,英国以老殖民者的姿态干预香港,给予“占领者”支持---尽管这些支持来自于舆论场和议会,但大英帝国干预他国内政的脾气以及殖民心态还是相当明显的。 最近,也就是1月30日,英国外交大臣菲利普-哈蒙德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演讲时表示,英国准备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部署,以防止该区域因政治、军事竞争而导致安全安全局势不断恶化。他认为,“许多亚洲国家和非亚洲国家都紧张地注视着东亚地区的政治紧张局势和民族主义情绪。”关键是,他提到了中国南海和东海的领土争端,强调虽然英国没有标明立场但拒绝以国家实力解决争端和决定亚洲秩序。此外,他重提1971年英国和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西兰以及新加坡签订的《五国国防协定》,根据该协定精神,若英国利益受到威胁,英国将在亚太区域部署军事力量。哈蒙德的演讲和《五国国防协定》的主旨,和2014年英国的《英国国家海洋安全战略报告》形成了呼应,即英国在亚太有重要利益而且特别关注南海安全问题。 总而言之,英国也要染指亚太,而且立场和美日等国并无二致。作为亚太国家的美日两国,在亚太区域抱持特定立场,并和中国产生地缘政治龃龉,还是有着可理解的客观理由。作为远在另一个大陆的大西洋岛国,也跑到亚太赶趟而且意有所指地针对中国,无论从地缘政治还是大国外交言都不合逻辑。 稍微说得过去的,就是1971年英国和亚太四国签订的那个《五国国防协定》。但是那个协定是什么性质的,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晓得---说得体面一些,是同属于英联邦国家;说得尴尬一些,则英国抱持过时的殖民地思维。 何况,即便和1971年相比,现在的英国国力也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其时尚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时期,英国老的殖民体系在瓦解,作为最后的安慰,英国在亚太有这样的“国防协定”并不令人惊奇。但时光流转,40多年过去,英国有能力在亚太维持军力存在吗?事实证明,那个所谓的“国防协定”就是一纸空文。现实是,英联邦现在已经沦为松散的空壳,除了名义已无任何实质内容。大英帝国的余威,只是表现在“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当政时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不过,那可是英国自己实打实的殖民地,而且是在阿根廷占领之下的倒逼行为。至于英国在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军事行动,则是追随美国而为,而且在伊拉克战争中还闹出了至今都没有消除的后遗症。 到亚太展示军力存在,而且是以域内英联邦国家“国防协定”的名义,客观上形成和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同步、与日本的积极和平主义向配合,使得亚太区域的地缘政治形势变得紧张和复杂化。从无立场到积极参与---虽然目前只是止于表态,对中英关系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因为西太平洋的地缘政治连横合纵,从美国、日本到相关东南亚国家,共同指向的目标就是中国。 在英国大幅消减国防开支的情势下,英国欲染指亚太和中国为敌,实在是力不从心。但英国何以耍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的威风?也许和阿根廷与中国的大批军购相关--舆论场炒作中国将阿根廷“武装到牙齿”。基于英阿马岛积怨,英国也只能是向中国发发脾气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