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此时到现在时刻,美联储的“鹰派”与“鸽派”们在喋喋不休两件事。量化宽松退市和美元加息,前者已经退出,后者还在争议。 上周三美联储公布的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议,鹰派各派的立场似乎进行了中庸调和。对于加息,美联储并未删除“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不确定修辞,对于加息前景改用“耐心地开始将货币政策立场正常化”。若不洞悉美联储内部的争议,观察者很难深谙其文字游戏的内在逻辑---“耐心”的程度显然要比“相当长”更确定些,但也维持了以往政策的连续性。 全球市场比任何时候都敏感。美联储的“耐心”让美股大涨,标普和道指涨幅均创一年多最大。随后美联储主席耶伦又强调,4月份前不讨论加息,市场又有两极反应:有人认为美联储可能提前加息,有人预测美联储加息要到2015年年中。 美联储的文字游戏,2004年格林斯潘时代就曾有过。当年1月,美联储放弃“相当长”改用“耐心”措施,5月份摒弃“耐心”,6月份加息。美联储逻辑差不多,但时过境迁,全球市场态势却大相差异。如今,美国经济算是“一枝独秀”,但其他主要经济体却各有难题,日欧通缩势态成为定局,中国下行趋势依然,新兴市场资本外流的伤口还未愈合…油价震荡下跌已经成为全球经济难以承受的切肤之痛,被油价和制裁双重夹逼的俄罗斯濒临金融危机的边缘。俄罗斯危机,会加剧乌克兰地缘政治冲突,使美欧俄三方博弈风险难控。 奥巴马可以高调宣示美国经济的复苏势头强于世界其他国家,但美联储必须要清醒。掌美联储大船的耶伦深知,在全球化的洪流中,美国这艘大船也可能随时搁浅。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便美国经济全面复苏,全球经济亦未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态势,而且美国经济的实力,相比危机前衰弱了。若全球经济沉沦于后危机的泥潭中,美国经济复苏的势头也将后劲乏力。弱势美元的量化宽松,有全球化的依托,美国经济才会复苏,但也将负面效应传导至其他经济体。加息预期带来的强势美元,同样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市场,但美国不可能永远占得全球化之利,而留下全球化之殇让其他经济体苦涩消化。 这是耶伦不愿激进“加息”的主因。美国推迟加息,意味着美国货币政策维持在后危机的节奏中,象征美国和全球市场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给予全球经济信心。至于美联储内的鹰派声音,耶伦所能做到的也只有倾听并且在FOMC的决议中体现---“耐心”即是。但是,耶伦的大局观与美联储内部鹰派的自利立场,已经导致了全球市场的紊乱,甚至可以说美联储的文字游戏形成了对全球市场的调戏。 去量化宽松,从去年年底美联储宣示到今年10月份退市,新兴市场被美联储“调戏”得动荡不安。现在,不仅新兴市场疲弱无力,世界主要经济体也被搞得晕头转向。 日本和欧洲,宽松的货币政策只有更宽更松。再次赢得众议院大选的安倍新内阁,势必要将量化宽松政策进行到底。欧洲央行没有怠慢的机会,只有进一步朝着QE推进,才能维持这个庞大复杂的经济体一定的活力。说量化宽松政策政策是催化剂也好,兴奋剂也罢,美国经济复苏给日本和欧洲做出了可模仿的榜样。当下,日本和欧洲也无其他的手段解决通缩困境。 当美联储和其他央行的货币政策出现差异,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市场在货币政策上都不得不谨慎而为。 其他经济体若秉承前危机时代的崇拜美国和美元立场,拱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让强势美元继续释放虹吸效应,使全球资本潮涌般流向美国。这一趋势,未必如美联储鹰派所设想的美国经济进入复苏常态,可能会致美元币值过分高企而高处不胜寒。其实,美国加息带来的诸多影响,诸如黄金、股市等等,已经很难用简单的逻辑来推演,只能在全球化的宏观大势中予以趋势性分析。这一趋势就是,若其他经济体受美国加息预期影响负面,美国加息的正面意义也会因全球市场的寒蝉效应而抵消。 此外,或可引发此起彼伏的货币战。美国量宽之后是日本,日本之后欧洲紧随;中国在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后,2014年第四季度开始降息,来年货币政策亦“松紧适度”…尽管所有经济体都在有意回避“货币战”,但以货币政策放松(程度有不同)的接力已经开始了。美国量化宽松可以踩着所有经济体走出危机泥潭,其他经济呢? 搞不好,连美国复苏的愿景也可能搭进去。正如野村证券所分析的那样,2015年的核心主题将是“通缩的胜利”或者是全球经济体“日本化”。如果这一判断正确的话,美联储加息将毫无可能。取而代之的将是推出QE4以对抗全球性通缩。(本文观点不代表书名机构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