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反“四风”的深入,乱作为现象在辽宁锦州逐渐减少,可不作为、慢作为的“太平官”有所增多。“我不贪不占,不吃拿卡要,但也不咋干活,你能怎么着?”这种宁愿少干事,甚至不干事,保证不出事的工作态度,对经济发展造成的损失可能更大,更可恶!(12月2日 人民日报) 为此,锦州今年开出三剂药整治慵懒闲散:对机关十大类典型作风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对典型案件全市“晾丑”,并成立机关作风监督局;对一些职能交叉的部门进行大规模合并,减少冗员;对审批的“蜗牛病”,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提升审批效率。通过整治,全市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案例通报78起,点名153人。 从整治效果来看,还是比较明显,但细想官场“慵懒散”综合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服务观念,责任意识淡薄,官僚主义作风浓厚,说到底是一种“消极腐败”。这种“消极腐败”尽管与那些明显触犯法律的贪污受贿犯罪行为有一定区别,但同样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力。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官场“庸懒散”综合征有着很强的传染性,极易蔓延传播,像一种病毒,侵蚀党和政府的肌体。 可是,“慵懒散浮拖”的问题与其它诸如腐败等违纪违规问题有所不同,它可大可小,界定不清,可以说在广大干部中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着。对于这种腐败形式,目前认定的办法还是空白,更谈不上追究机制。而追究机制的缺位,使目前的官场“慵懒散”现象难以被及时地予以制约和制止,而这反过来又加剧了“慵懒散”行为的蔓延。因此,要想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彻底根治“慵懒散”,笔者认为,必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从“内”入手,自觉锤炼党性。当前,“慵懒散”盛行,根本原因就是党性缺失,内心堡垒瓦解了。因此,要自觉重视党性修养,用理想信念激励自己,筑牢内心深处的思想防线和作风堡垒。二是从“外”着眼,自觉接受监督。根治“慵懒散”,仅靠自律是不够的,还要接受外部监督,否则,很容易走“邪路”。因此,要自觉摆正个人和组织、自律和他律的关系,习惯于在监督下开展工作、行使权力。三是从“小”把关,自觉防微杜渐。小节不慎,大节不硬。要治“慵懒散”,就必须把住“小节”,在小事上保持清醒头脑,在小节上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做到自警而慎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