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郑州11月12日电 (记者李志全)河南省审计厅12日公布的一份审计报告披露,河南省商务厅在第八届中博会期间,未经政府采购,购买一辆89.99万元的客车。(中国新闻网 11月12日) 九三学社提出来“三公浪费,入刑罢官”,这是非常震撼的一条建议,大家都说这个民主党派敢说话。其实在法制国家是很容易做到的。某个国家的部长,因为开公车却另外一个国家度假,回来就免职了。如果大家出国的话,也知道公务人员某月某一天跟谁吃饭在年初预算就定下来了,而不是五分钟前碰到老同学打个电话,中午请他吃个饭这样就敲定了。 而在公车改革已经提上日程一年之久以后,当公众的实现从公车改革涉及的范围,补贴的额度上渐渐淡去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仍旧是部分地区的个别领导干部抱着侥幸的心理继续顶风作案,河南省商务厅在第八届中博会期间,未经政府采购,购买一辆89.99万元的客车,而前段时间,因被曝顶风违规购置超标车辆,位于陕西南部山区的安康市旬阳县国土资源局近日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热点话题。笔者认为这些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现象,这证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风吹不到的阴暗角落,依旧有公权私用,特权思想等现象的存在。 公车改革难吗?当然难。因为这项改革触及了太多的既得利益者。这个群体,又都是公共权力的拥有者、公正政策的制定者、公共话语权的掌握者。何一项改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这过程中遭遇挫折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应该充分的客观的认识这一过程。前段时间,某媒体一篇“某县公车取消减千万支出需发四千万车补”的报道以“湖南北部某贫困县”的情况进行测算,称车改不划算,引起广泛关注。所谓拿自己开刀,自然不易。值得一提的是,特权不仅具有垄断特征,还具有转移特征。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些手中握有权力者,不仅将权力转化用于惠及自身,还将"恩泽"转移到了身边人身上。公车的滥用不仅体现在一些官员身上,身边人(家属、司机)等也可随意使用。 笔者认为,公车改革与所有需要深化的行政系统内部改革问题一样,最核心的一点,不是就车改论车改,而是要管好、管住权力。公车改革之难,折射了政府"自我革命"之难。但即便再难,公车改革过程中也断不可踩刹车。将政府公权变成特权、变成私产的现象,无论如何不能继续重演。透明的权力、受约束的权力,绝不该成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稀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