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坎贝尔6日在出席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举行的研讨会时说,美国正处于了解如何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领导的中国政府接触与合作的初期阶段。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培养合作习惯。 他这番话的言下之意是,在中国领导层换届后长达两年时间里,美国仍未学会与习近平为首的中国新班子打交道,中美合作还存在巨大障碍。尤其是对于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两国目前仍耽于主题性概念的塑造上,但还没有形成具体的合作习惯。 他认为,美国与中国当下最重要的任务和议程是要具有建设性的展开具体的合作。 他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美中合作进展不佳的原因。 就中国而言,中国新政府的首要课题是内政议题。而且,过去两内来,中国外交和安全工作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他说,我们只知道几件事。第一是总的来看我们基本上不再是与一个联合的领导团队合作。我们正在与一个人,一个领导人接触,他通过他自己的努力迅速巩固了权力,也许这比中国近代史上任何领导人都快。第二,同样重要的是他更密切地参与外交和国家安全的决策。我们经常接触的很多对话者已经不再属于提建议与参与的圈子里了。 中国政治领导体制机制的深刻改变,为中国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带来了全新的面貌,最高领导人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执行,更多地参与到外交和安全工作的具体流程中,对中外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从前依赖的在华人脉关系已经失去作用,而新的合作模式还没有效建立起来,美国一直在探索与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政府打交道的方式,从坎贝尔的话中可以得知,美国还未取得成功。 从另一方面看,中国新政府的主要精力放在推进系统改革、反腐败、理顺政治体系、加强经济和民生改善等国内议程中,也挤占了美中改善关系的时间。 就美国而言,美国政府必须要展现出与中国合作坚定不移的决心。换言之,坎贝尔认为奥巴马政府在连任后,没有表现出加强与中国关系,坚定不移与中国合作的足够决心,中美加强和扩大合作尚有巨大空间。 中美两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虽然总体上继续保持了建设性合作的势头,但相互之间的分歧、猜忌与对立也在扩大和增强,加剧了中国对外部的不安全感,主要体现在: 中国对美国的价值观输出和人权、宗教干涉,保持高度警惕。比如在中国人权、宗教、民族问题上,美国常常是批评者,因此深为中国忌惮。 中国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试图改变因中国崛起而导致的区域失衡格局,继续维持和加强美国在亚太的存在,特别是对美国在中国周边领土和主权争议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围堵中国的态势,保持高度警惕。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事实上针对中国的意味浓厚,这源于中国力量的上升对区域平衡格局的自然改变,以及由于中国利益的扩大,因此对区域安全和资源需求更为关切的立场。美国从自身国家利益和维护现行国际秩序的目标角度,加强了对华牵制,并增强区域国家的防御体系,客观上让中国感到了“威胁”。 中国对美国的国际霸权以及现行国际体系对后发国家的不公平,保持高对警惕。新兴大国包括中国在力量提升的同时,也对扩大国际话语权和国际规则制定权限提出了新要求。美国积极维护现行国际体系、确保西方在国际游戏规则制定和执行中的控制权,与中国谋求国际游戏参与权的努力,形成了一对矛盾,于此角度而言,中国难以将美国放到更密切合作的对象国之中。 而从中国外交战略两年来的变化和中国的外交实践来看,中国外交的优先次序依次是俄罗斯、传统友好国家、周边国家、新兴大国、欧洲,从战略上来说,美国已经落后。 坎贝尔提醒奥巴马,要在即将到来的对亚太地区的访问中进一步明确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性。也许,美国更不应该忽视的是,作为一个新上升中的全球大国,其维护国家尊严、安全感、核心利益以及重要国际战略利益的紧迫感和决心,对两国关系顺利发展以及具体合作产生的深刻影响,并由此制订合乎时宜、富有远见的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