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8日,刘先生在东西湖区政府网站上看到一则公车拍卖公告,上面列出了13辆预备拍卖的公务车,他看中了其中一辆参考价为11403.95元的富康轿车。当他来到东西湖区综合招投标中心交纳竞买保证金时,工作人员却告诉他,这辆车被临时取消拍卖了。他又问起另一辆富康轿车,结果也取消了。对此,他很不理解:既然拿出来公开拍卖,为何又取消资格?(8月21日 新华网) 去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取消一般公务车,随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一场轰轰烈烈的“车改”大幕徐徐拉开。伴随着一系列车改政策的陆续出台,公车拍卖业务持续升温,据《中国政府采购报》统计,2011年到2014年6月,全国政府委托的机动车拍卖业务成交额共46.6亿元。 不过,牵动着人们敏感神经的不仅仅是高额的公车拍卖成交额,其操作背后一系列的盲点、缺陷也是令人堪忧。这不,近日,东西湖区公开拍卖公务车辆,但有两辆待拍的公车却被临时取消了资格,就引起了其是否已被“内定”的质疑。于此,有关部门作了解释:车辆上还有执法标识,需要喷漆处理,担心拍卖后就此产生经济纠纷,因此计划将其处理好后再次拍卖。 稍加推敲,官方回应貌似站不住脚,要知道,处理公车标识并非大事,为何非要选在拍卖之前这个“节骨眼”?再说了,即便是需要临时取消拍卖,也应当提前发布公告及时向公众说明,怎能等到事情曝光后再匆匆忙忙“捂盖子”呢?顷刻间,关于公车拍卖猫腻的舆论大肆发酵,有关部门也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其实,公车拍卖是落实车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初衷是为公车消费“减负”,然而,慢慢地,由于公开不够,透明度不高等因素,不少地方的公车拍卖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有的地方公车淘汰后,内部人员近水楼台先得月,直接以低廉的价格将其收入囊中;有的起拍价定得太低,虽然走了拍卖程序,但是公众却并不知晓,暗箱操作嫌疑巨大。总之,由于监管的缺乏,问责的无力,公车拍卖的权力寻租空间巨大,令人发憷。 多年来公车改革不断提上议程,但陷入“越改越多、越改越乱”的困境,归根结底还是缺乏了对权力的约束,可以说,公车改革中的乱象也反映了当前个别地方干部不良作风的“病灶”,要遏制住此不正之风,既要完善公车拍卖的手续流程,做到公开透明,更要强化监管问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如此才能让车改的“轮子”行驶得平稳而有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