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的两大“成本”日益凸显:一是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如奢侈品行业、房地产业、高端餐饮业、旅游业,有些企业甚至出现“断崖式”下跌;二是有些官员不作为或消极作为的影响,因为不敢寻租,少了干事动力,因为反腐严厉,多了出错概率,坏事不敢干,好事不愿干。后一影响的危害,甚至超过前一影响。国务院7月组织的大督察,旨在破除“政令不出中南海”之弊(8月12日《新京报》) 现在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大环境下,出现了“为官不为”的问题,当庸官、混官。为什么?认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抓过头了,影响了干事的积极性,工作不再像过去那样奋发有为了。 “啥都不干,难找缺陷。不做事情,不担风险。组织考核,没有缺点。”就此而言,反四风、改作风,就要反对庸官、懒官、太平官,就要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为了做事才当官,而不是为了当官才做事,更不能为了保官不做事。“为官避事平生耻”,能干事、敢担当、有作为,这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要,也是评判一个干部境界高低的标尺。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应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否则,啥也不能,为啥选你?啥也不干,要你干啥? 官员有没有作为,有多大作为,关键要看其有没有一颗为民之心。个别党员干部,心中装的不是人民群众,对人民群众缺乏真感情,不能将人民群众当父母、亲人,不能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办事情,成天盘算的是自己的小算盘、小九九,他们认为的“为官不易”是觉得在现在的高压反腐败、反“四风”的形势下,自己的日子不好过,面对群众的挑剔、监督,觉得官不好当,这样的干部不可能成为人民满意的好公仆。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党员干部尤其需要精神饱满,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充满激情,不当太平官、混事官、懒散官。只有对该作为不作为的干部严肃惩处,对群众不满意的干部坚决撤换,使庸官难过“上岗关”、懒官难过“考核关”、太平官难过“群众关”,让今天的“为官不为”,成为明天的“为官不易”,才能激励更多想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干部大显身手。(文/刘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