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从今年5月31号开始停止外省市户籍人员通过购买商品住房、投资兴办企业和引进人才办理蓝印户口。至此,中国所有城市结束蓝印户口政策。 蓝印户口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大城市都曾实施过,2000年后相继取消。 蓝印户口是城市居住绿卡,相当于国内的“投资移民”或者“技术移民”,投资购买当地政府规定的房产,或者满足投资金额、纳税额、解决就业等条件,可以给予蓝印户口。 购房成为获得蓝印户口的主流手段,变相地成为房地产市场兴奋剂。原因不难理解,可以在外地投资数百万、解决就业的企业主,户籍不是门槛,地域不是限制,他们有更多的投资与移民选择。对城市户籍需求甚殷的是在当地工作的农民工朋友,以及北漂、沪漂、广漂等城市脆弱的中产收入阶层。农民工朋友受制于经济条件等原因,购房入户无异于奢求,而中产收入者集家庭之力踮起脚尖买一套房,还可以申请成功蓝印户口,拥有城市“绿卡”。 不同城市取消蓝印户口理由不同。 上海等大城市吸引力太强,不必蓝印户口刺激。 上海从1994年2月起试行蓝印户口,1998年修订,2002年4月1日取消。从1994年2月到2001年年底,上海共办理蓝印户口4.2万人,其中购房类占88%,聘用类占2%,投资类占10%。由于申办者源源不断,从1999年开始,每年将办理蓝印户口人数指标控制在1万人,2001年前7个月用完全年指标,2002年3月底,用完全年指标的70%。 根据上海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常住人口为2301.92万人,十年间共增加661.15万人,增长40.3%,远高于同期全国人口5.8%的增长水平。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897.7万人,十年增加591.96万人,增长193.6%,年均增长11.4%。同时,同一地段的同类商品房价格上涨近6倍,这些拥有资源集聚优势的大城市,不必再依靠蓝印户口等手段来拉抬房地产市场。 蓝印户口政策劣势明显。由于购房成为蓝印户口的主要渠道,因此某些城市新区出现空城综合症。 购买蓝印户口的人工作生活不在当地,没有解决当地的经济发展,没有拉动当地的就业,甚至连当地的消费都无法拉动。取消蓝印户口与加拿大等国提高投资移民的门槛,道理一致,这些移民在当地购房当寓公晒太阳,对当地经济毫无贡献,甚至还沿袭了来自老家的勤俭传统,对消费都无贡献。这些人是资源的占用者,而是财富的有效创造者。 以天津为例,据天津市国土房管部门统计,2009年以来,外省市户籍人员在天津市购买商品住房占全部销售比例的31%,其中办理“蓝印户口”的占四五成,达到全部销售比例的10%至15%左右。拥有蓝印户口者希望得到教育资源,降低子女高考分数,购房集中于京津冀结合的武清区(占天津全市总量的35.2%),以收获投资溢价,但大部分不在购房地生活,住房空置,没有拉动当地经济。 蓝印户口收获的是寓公,这不符合资源秉赋足够的大中城市要求。这些城市现在纷纷采取居住证与积分入户制度,对外来常住人口颁发居住证,而后通过积分符合条件者直接入户,入户的新市民有工作技能、有纳税能力、有缴纳社保能力,还有守法纪录。这些人才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群体。 拥有庞大新区、经济发展处于瓶颈期的中等城市采取了另一条户籍宽松之路。4月22日,无锡户籍新政正式出台,规定自2014年5月1日起在该市购买成套商品住宅(含二手房)、户均建筑面积达60平方米以上,且在该市有稳定工作的人员,准予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来锡落户。投资、购房其他符合条件者均可落户,一步放宽户籍准入门槛。 不需要蓝印户口,中小城市一步放开户籍管制,大型城市从居住证过度到积分入户,相比刺激房地产的蓝印户口,则是一大进步,总体而言,一个连续缴税十年以上的人比单纯购房者,更有责任心,更有谋生技能。 中国户籍坚冰在城镇化过程中,继续松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