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在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党员干部党性意识普遍增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进一步密切,当前作风建设状况总体是好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基层党员干部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注重形式、忽略效果。主要表现为: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习惯做表面文章,空喊口号,用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贯彻文件。 政令不畅、执行不力。主要表现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不执行或虚执行。 工作敷衍,办事拖拉。主要表现为:工作漂浮,效率低下,甚至存在人为制造繁琐现象,有利的事争抢着干、无利的事推脱不干。 事业心责任感弱,纪律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思想浮躁,急功近利,自由散漫,计较个人待遇,没能很好地履行职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 产生上述作风方面的问题,有干部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工作、环境、制度等方面的影响。 一是环境层面。随着世界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各种思想文化相激荡和渗透不断冲击着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自身层面。基层党员干部认为主要是落实上级政策,做具体执行工作的,不需要高深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因为平时忙于事务、忙于会议、忙于应酬,对学习处于“自满和知足”状态,久而久之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发生动摇,党性修养逐渐弱化。 三是工作层面。学习载体过多,以致于干部产生逆反心理,且各种主题活动不能很好地衔接,使干部无所适从、忙于应付。学习方法不多,形式单一、培训渠道狭窄、内容重复,灌输式居多,引导式少,收效不明显。学习动力不足,没有形成科学的考核和奖励制度,造成“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差一个样”,学习仅靠个人兴趣,没有一定的压力和动力。 四是制度层面。近年来,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职能定位模糊,责权利不统一问题。干部普遍认为“晋升难”,一些不良现象使部分干部错误地产生了“表现好不如关系好”、“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朝中有人好当官”等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