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员干部工作条件日益改善的情况下,如何让党员干部不因之摆起“架子”,需要从制度上着手解决。也需要党员干部保持清醒认识,做到工作条件改变了,但“架子”却不能摆。三是文山会海给“养”出来的。时下文山会海成灾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每年都“挖山填海”不止,文件、会议却仍然明减暗增。特别是开会,领导一进会场就奔主席台,一到主席台就对号入座。用群众的话来说就是“开会主席台、话筒上前台,照相站前排”。 其实,绝大多数会只能这样开,总不能让领导坐下面,群众坐上面。但这样的会太多,一些党员干部沉溺其中,习惯于坐主席台,满足于“站前排”,没有“架子”也养出“架子”了。改变党员干部摆“架子”的不良作风,有赖于减少文山会海,而作为党员干部本身,则要自觉地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必要的会要开,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更不可少,不能只乐于开会,不愿意接触实际,接近群众。 “架子”问题表面看似乎“无伤大雅”,实际上危害非浅,不可小视。从要紧处讲,党员干部放下架子,必须破除“官本位”意识,树立起群众观念。别以为当了官,就了不得,就高人几等,就不把群众当回事了。记得毛泽东同志在强调走群众路线时,曾讲过这么一段话:“没有满腔的热情,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 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党员干部只有变“官本位”为“民本位”,才能自觉地放下“架子”,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能不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与百姓鱼水相融、心心相印。让人尊敬不在于表面服从,而在于从内心对你的信任和景仰。让人信服的不是“架子”,而是“样子”——平易近人的官德。新任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近来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如果你真的首先在意识里就把作协主席看成一个官,那就是麻烦的开始。”或许,这麻烦就包括会摆起令人不快的“架子”。 铁凝是明智的,她告诫自己要远离官本位那一套,没把“官”位看得太重,只想着踏踏实实多干些有意义的事。党员干部“摆架子”是一种不良作风。极大地影响着政风、党风。党员干部不“摆架子”,是对人民利益负责的表现,也是落实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但愿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能养成良好的作风,不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不在群众面前“摆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