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各级政府提出要继续严格执行“约法三章”的要求。中央强调“过紧日子”、压减行政成本,已经出现可喜成效:273个地市级政府行政成本增长率低于财政支出增长率,128个地市级政府行政成本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甚至有23个地级市政府行政成本的绝对数额出现负增长。(3月11日 人民网) 行政成本,是近年来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词汇,也是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作为政府履职和维持自身运转所必需的一部分支出,行政成本显示的不仅仅是一个财政数字,它还能折射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从深层次反映出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行政成本高昂,挤占了宝贵的财政资金,影响了政府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基础性社会事业的投入,更严重的是败坏了党风、政风,给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毫不夸张地说,降低行政成本是迫在眉睫的一项政治任务。 降低行政成本知易行难,因为它牵涉到一大群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既得利益的动摇,牵涉到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作习惯、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的改变,牵涉到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没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自信和“壮士断腕”的勇气,很难取得成功。但这项工作又至关重要:行政成本降不下来,党和政府的权威、形象就升不上去,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及主要领导统一思想,采取铁的措施,以确保压减行政成本得到落实。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我们既要勤于发展,也要厉行节约。从某种意义上说,节约就是赚钱,节约就是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应从各级政府带头做起。政府做得如何,人民群众是看得到的。管好政府的“钱袋子”,让政府自觉过上“紧日子”, 才有更多的财力和物力来为百姓赢得更多的“好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