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首批2000多套公租房迎来市民踩点。其中,位于天河区珠吉村安厦花园D-2栋的“三室一厅”户型在市民中引发不少争议,这类户型的房屋建筑面积49.26平方米、使用面积39.4平方米,最小的一间不到4平方米,遭到一些市民吐槽:“只能摆下一张床。” 说是只能摆下一张床,其实最小的一个房间约在2米×1.78米左右,一个一米七五的成年人伸展双臂后触不到墙,如果像学生宿舍那样摆家具,上面是单人床,下面是书桌,还是一个挺不错的房间。我们很多人都是从三代同堂、支起床板睡觉收起床板吃饭那样的年代中过来的,知道有远比没有要可贵。 单以需求论,房子自然是越大越好,可是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大的房子吗?住公租房也不是免费的,能省一点是一点,面积小付出的租金也少,为什么就不能在舒适度上作出点牺牲。当然,前提是实用,功能齐全。 房子跟居住有关,如果非要把它跟面子联系在一起,就会发现这是个没有标准没有上限也没有下限的事,39平方米没面子,70多平方米难道就很有面子了吗?攀比,这至少不是保障房应该承担的功能。 客观上说,39平方米也要造出三房一厅,设计师可谓煞费苦心,建筑方也多出很多成本,但这么做不是没有意义的,它圆了更多家庭有房住的梦想。我想如果在广州市区这样的寸土寸金之地,能以低廉的价格租到一套公房,而且功能齐全、交通便利,这是民生的幸事。 在这件事情上务实一点,其实也是对民生的尊重。当你住着所谓的大房子,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时,就不应该忽视还有一群靠低保和社会救助才能生活的人,你放卫星放空炮,扯一些不切实际的梦相,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其实也是对他们生存权的漠视。检验一个东西是否合适,应该让市场说话,让真正要住的人来说好还是不好。 有些人觉得不满,那是因为以前超标太多了,那个时候建的保障房,其实是某些人的福利房,动辄上百平方米的保障房正是那个漏洞百出的保障机制下的产物,某种程度上也是历史原因造成的,现在还指望有,就不现实了。我们花了很多年来矫正这种不正常的行为,难道现在还要重走老路?居民不应该对此有过高的期望。 还有一种情况是,给居民造的“三室一厅”39个平方米,给公务员造的房子多大?深圳曾传出过140平方米的公务员经适房,定价才4800元一平方米,这么一比,39平方米的公租房确实太窝心了。 不是大小的问题,是公平的问题,收入和家庭情况就是标准,大家都在一个碗里吃饭,那就不存在大小之争,够用就行,掺杂了过多标准,一百平方米也会嫌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