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七条”出台,“保障房”的称呼改为“自住改善型商品住房”,限房价、竞地价决定了这类商品房的档次和质量不可能与其他商品房并肩,即使该商品房的购买资格假设全部是阳光下操作,也假设不会涉及到寻租作假,多了几道繁杂的管理,一定意义上更多地体现了地方政府巧妇难为的难言苦衷。 一是没钱。
地方财政危局,使地方政府无法独立支撑保障房建设体系,看来目前的地方债已经无法用时间差来倒腾。之前是地方政府卖高价地,然后拿出部分资金建保障房,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资金需要地方政府垫资或延迟收款,改为限地价、限房价之后,把建设的任务市场化,交给开发商运作,这块资金投入就无需地方政府操心了。
二是收钱。
目前一线城市地价高涨,基本上全部是央企或是全国前十几名的大型房企拿的地,形成了事实上的寡头垄断,许多地方型开发商基本无路可走,只能采取联合或者上山下乡的方式图存。按照“京七条”,相当多的地方型开发商可以转入限房价、竞地价的新型商品房建设,既解了地方政府资金的围,也进一步回收了市场的流动性。不过,限房价、竞地价很难实现,开发商可以形成默契,各取所需,不一定要在限房价的前提下去拼一个鱼死网破,而且过于充分的竞争就是成本的竞争,变成鸡肋。
如果实体经济不好,房地产就是饮鸩止渴。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实体经济越不好,资金的出路越挤在房地产上。实体经济好不好,不能光看国企以及垄断寡头的数据,而要看克强指数,也要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数据,毕竟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是在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以及田间地头生存。
房产限购在一定时间内是正确的政策,但只不过是以时间换空间,如果实体经济不恢复,限购延缓的房地产泡沫还是会破裂的。
当前巨大的流动性,尤其是持续高涨的银行储蓄率说明财富仍然在集中,因为普通老百姓并没有体会到一年比一年更高的工资收益,或是增长的收益还抵不过物价的上涨,而市场上的钱反而越来越多了,说明既是通货膨胀的加剧,也是财富向少部分人继续集中的趋势。要回收巨量流动性,就只能依靠房地产,没有比这更好的化金池了,但一旦房地产扼杀了普通百姓的其他消费欲望,使他们没有能力在其他方面大手大脚,而那些老板们又纷纷移民,消费在外,那么,依靠内需消费型的发展模式又会使中国经济转型的愿望落空,没有人去搞实业,没有人去消费,房地产就从政府的救世主变成了恶魔。
关键还是实体经济。在限购的前提下,一定要给企业减税,要支持新型企业,要给民间资金找出路。要把股市打造成长期的、健康的、阳光的股市。要开放资本,允许民间资本做更多的事。发了那么多货币,只开了房地产一个口,是危险的。当然,政策的变动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
一个良性的社会是使富人安全,使穷人稳定,使合法的财富所得得到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