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副总理汪洋在华盛顿说,“国与国之间对话比对抗好,吵架比打架好”,这句话很好概括了中美两国关系现状,吵架成为常态,但打架可能性越来越小。
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7月10日-11日在华盛顿举行。对话内容是“战略与经济”,但从历次对话看,经济对话是基础,战略对话仅是形式,因为中美两国在战略层面上很难形成共识。尽管中国提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但美国对中国一直存在戒备之心。汪洋副总理把中美两国比作夫妻,颇为形象,只不过这是一对半路夫妻,价值观迥异,同床异梦,一个美国梦,一个中国梦。
尽管中美这对夫妻彼此猜忌,经常吵架,但显然不能分离,因为经济联系密切,谁也离不开谁,更不能因分家而反目成仇。
中美关系的关键是经贸关系,因而经济对话备受瞩目。本轮经济对话主题是“推进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全面互利中美经济伙伴关系”,涉及三大议题,扩大贸易和投资合作,促进结构性改革和可持续平衡发展,金融市场稳定与改革。
中美经贸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实现贸易平衡和相互开放市场。
中国因贸易顺差问题而被美国批评,并在美国压力下被迫进行人民币升值。但仅仅靠人民币升值显然不能解决美国长期贸易逆差问题,因为这和美元储备制度有关。正是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中国在对话中的立场变得越来越主动。在这次对话中,中国继续要求美国放松对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因为这是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有效办法。中方另一个要求也很合情合理,那就是美国要开放投资市场,特别是能源投资领域。
但对于中方这样的诉求,美国很难做出正面回应。美国在这两个问题上,考虑的不是经济得失,而是战略算计。对于前者,美国担心中国将高新技术产品转为军用,而在投资方面,则担心中国控制美国资源企业,即便在一般投资领域,美国也担心中国利用直接投资来输出政治影响力。
因而可以说,中美两国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只能各说各的话,各唱各的调,很难在更高层面形成共识,更无法达成协议。
在结构性改革方面,中美两国都面临各自国内艰难选择。美国没有强调人民币升值,而是希望中国推动汇率和利率改革,并向内向型经济转型,这样的诉求与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做法一脉相承。汇率问题是表象,影响汇率决定的是制度。美方要求中方改革利率和汇率,实际是推动中国金融制度改革,从而实现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进而抑制中国出口竞争力。这样的诉求与中国目前的结构性改革并不矛盾,中方乐于听取意见,并依此推动内部改革。
尽管如此,中国不会轻易放弃对美国出口扩张,因而中国的结构性改革自然要自我掌控,而不会接受美方压力。
就金融稳定而言,美国需要承担更多国际义务。由于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美国货币政策具有外溢性,因而中国理所当然要求美方要顾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经济现状,不能单方面自我行事。当然,美方在实际操作上,仍会坚持货币政策的自我意识,这一点不要有任何指望。中美两国在金融稳定方面的合作成果就是监管协调,这不仅符合中美利益,也符合全球市场稳定要求。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历经五轮,中方也从被动向主动方向转化。此轮对话前,美国爆出了“棱镜门”事件,这让网络安全对话颇为尴尬。尽管双方不触及此话题,但中国在网络安全对话的被动位势已经发生改变。
第五轮中美对话在习奥庄园会之后,但中美还未到形成共识之时,因此高层团队间的对话成果有限。中美对话虽然不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也绝非“话不投机半句多”。吵吵闹闹,磕磕绊绊,也是一种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