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名无实,被严重充水的“世界第二”
时间:2011-12-08 17:43来源:半壁江原创中文网 作者:江涌 点击:
次
中国这个世界老二是严重名不副实的,主要是由几个充满水分的数字拼凑而成的概念。中国数十年只争朝夕,如今的人均GDP约3600美元,依旧不到日本的 1/10。即使是在中国收入水平最高的城市----上海,人均GDP也只有1.05万美元,未及日本的1/3。若跟世界老大相比,
中国GDP在2010年第二季度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则消息首先是由中国央行官员而不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这是一个很异常的现象。一贯用中国人爱听的言辞来忽悠我们的高盛集团,先后在2001年与2003年发表了《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以及《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年的道路》的经济报告,预计中国可能会在2041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此后不断进行乐观修正,认为中国经济产出将在2027年超过美国。根据高盛的评估,到2050年中国经济将远远超过美国,GDP将达到45万亿美元,而美国则为35万亿美元。沃伯格家族银行的报告更为乐观,报告中假定,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速为8%,美国经济增速为2.5%,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两国的GDP,中国将在9年后超越美国。透过历史的隧道,世人惊奇地发现,中国这个长期被西方看作“东亚病夫”、积贫积弱的发展中大国,一下子由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由沉睡的熊猫变成腾飞的巨龙,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然而,中国这个世界老二是严重名不副实的,主要是由几个充满水分的数字拼凑而成的概念。中国数十年只争朝夕,如今的人均GDP约3600美元,依旧不到日本的1/10。即使是在中国收入水平最高的城市----上海,人均GDP也只有1.05万美元,未及日本的1/3。若跟世界老大相比,则差得更远,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15。就世界范围来看,目前中国实际人均GDP排在世界第105位,依照联合国划定的贫困线,中国的贫困人口多达1.5亿;依照中国政府规定的贫困线,贫困人口还有4000万。而引以为傲的中国经济尚面临着一系列转型与发展——不断拉大的地区发展差距、日益严重的收入不平等、持续恶化的环境和资源约束、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久治不愈的腐败等等——需要极大的努力去逾越。
其他重要的实力指标,中国依旧非常落后。在明显的“肌肉力量”上,中国的国防现代化还仰赖他国的技术与装备,这的确是无法令国人愉快接受的。2008年,美国国防支出6070亿美元——几乎占全球国防总支出的一半。排名在美国之后的9个国家总共花费了4760亿美元。能对美国军事垄断地位构成所谓“威胁”的国家,如中国、印度、日本或者俄罗斯,其国防支出总计也只有2190亿美元,其中中国的国防预算还不到美国的1/7。近年来,美国在中国周边打打杀杀,耀武扬威,投棋布子,中国只有干瞪眼的份。
在关键的“智慧力量”上,中国与美国的差距更大。2008年美国发明家获得9.2万项专利,是韩国和日本发明总数的两倍,而中国还远远落后于韩国和日本。中国据称每年有60万工程专业的大学生毕业,而美国每年只有7万。这似乎显示出中国在创造人才方面占据优势,但是中国一半的工程毕业生只有肄业证书。被广泛引用的来自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05年的研究报告称,多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认为,只有10%的中国工程专业毕业生有使用价值,而美国的比例高达81%。人口数量比美国多4倍、国民经济规模却比美国小4倍的中国在过去25年里的国家教育支出占GDP的2%-2.5%,而美国的教育支出比为6%,比印度、日本、俄罗斯和欧洲都高。全球最好的20所大学美国独占17所,50所最好的大学美国占了39所,而中国最好的大学排名在200-300名之间。
国际金融服务集团(UFS)的专家认为:“不要忘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它的经济增长可能具有不稳定性,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市场的走势。”该专家强调,即使未来超越日本,中国经济仍将长期处于发展中阶段。“判断一个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标准,是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经济结构的平衡性,在这些指标上,中国仍然和巴西、俄罗斯与印度属于同一行列。”
中国尽管实力与老大相距甚远,但是名义上似乎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如此不但要承担系列大国责任,而且还要忍受来自老大无穷无尽的打压与遏制。中国因为人多地广,天生便是世界一极,天然会遭受老大美国的“青睐”。
新中国成立后,绝大多数时间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态度,对社会主义国家一整套限制、遏制、压制的做法同样强加给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后,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稍有缓和。20世纪70年代,因陷入越南战争泥潭,美国的实力遭到削弱,国际冷战美弱苏强。出于牵制苏联的需要,中国进入了美国的地缘战略新架构,由此迎来所谓“中美蜜月期”。即便中美建交,美国对中国的关系也没有真正“正常化”,在接触与遏制间,对华限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巴统”因苏东巨变而失效,但是在美国主导下,代之以“瓦森纳尔协定”,其针对中国的用意明显。苏联解体后,美国把中国看作是“最后一个眼中钉”,声称“中国已成为美国主要的意识形态对手和在很大程度上令美国人感到厌恶的象征”。美国以“最惠国待遇”与“加入WTO”为诱饵,频繁使用民主人权、贸易摩擦的大棒,向中国索取了极大的经济与政治利益。
中美关系问题资深专家认为,中国崛起对美国至少有四个方面的挑战:首先是经济挑战。中国的发展必然会增加对能源与资源的需求。其次是军事安全挑战。中国是唯一没有解决领土完整问题的大国,其实力的增强以及民族情绪的高涨将可能导致军事解决台海、南海等领土主权问题。第三是“中国模式”对西方长期引以为傲的自由民主理念产生冲击。第四是中国的崛起在心理上对长期处于老大的美国形成挑战。
1991年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研究机构曾经草拟了一份21世纪“彻底摧毁社会主义”的报告,中国成为美国执行“超越遏制战略”的主要对象。东亚研究机构专家哈里认为,中国是美国面临的真正挑战,因为中国与美国其他竞争对手不同的是,它是“一支多头力量”。冷战时期的苏联对美国只是挑战,不是威胁,因为苏联虽然军事强大,但是经济薄弱。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是美国的经济对手,但不是军事对手。而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都在迅速发展,且在地缘战略方面有越来越多的利益。
美国情报机构在2009年9月发表的一份战略报告中说,“中国与美国有共同的利益,但中国越来越扩张的资源政策和军事现代化是成为(美国面临的)复杂挑战的一个因素。”
为遏制与延缓中国崛起,美国将会也正在使出各种手段。次贷危机发生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凸显,于是美国纠集各类同盟、同伙,从贸易顺差、人民币汇率等经济议题,到东海军演、钓鱼岛事件、南海航道、与印度核合作等地缘政治问题,再到诺贝尔和平奖等一系列问题上,形成对中国的联合“围剿”态势。
美国除了在多边与区域上打压中国外,关键是在双边上与中国短兵相接,集中体现就是“战略与经济对话”。历史上,美国都是通过类似对话,一步一步地将竞争对手送入了早已编织好的罗网。上世纪80年代,为抑制日本崛起,美国借口日元币值低估、贸易顺差持续增加,不断制造贸易摩擦,将日本拉到谈判桌上进行战略对话。1983年美日两国财政部组建一个“日元/美元的联合工作组”(后更名为“美日金融市场联合工作组”)。从1984年至1988年间,美国通过此机构不断向日本大藏省施加压力,强迫其拟定详细的日本金融市场自由化计划,先后接受了《广场协议》、《卢浮宫协议》与《巴塞尔协议》,给日本金融战败奠定了的深厚基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当今,美国的金融力量最为强大,而金融业则是中国安全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金融领域极有可能成为美国击溃中国千里长堤的最好突破口。由此不难发现,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金融开放始终是美国攻击中国的关键所在。多年来,美国为中国输送了大批金融人才,这些人才逐渐进入中国的相关部门与机构领导岗位,他们以华尔街特有的步调,跟随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的笛声起舞。此外,美国以中国加入WTO为诱饵以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为契机,使一大批各类美国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这些金融机构与美国大型跨国公司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向中国每个经济细胞与末梢渗透,积极培养与增强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不断削弱中国金融机构(包括监管机构)的话语权。未来,美国在中国布局到位之日,更确切地说,引爆中国金融危机爆发之日,恐怕即是中国这个“世界老二”魔咒生效之时。
2010年1月28日,美国传统基金会发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十大迷思》的报告,针对中国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超越美国而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的表述,报告断言:中国很可能永远不会超越美国。报告认为,若把中国过去30年的增长,与美国近30年的增长进行比较,固然会得出中国超越美国的结论,但是中国未来30年的经济,肯定与过去的30年有所不同。中国人口将会老化,到2035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人将有2.5亿,中国经济不可能负重急行。美国传统基金会是美国最大、影响力最强的保守派公共政策研究机构之一,也是意识形态、美国政府工具色彩最浓的一个机构,长期以来其一直用“自由经济理论”、“自由经济政策”来引导后进国家走向“富强”道路。传统基金会敢于断言“中国很可能永远不会超越美国”,这不仅是基于对未来的简单乐观,恐怕更有对过去经验的十足自信,以及中国正在走向魔咒的窃喜。
注:本文摘选自江涌著作《我们的好日子到头了吗?》东方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