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不廉变没变,过年时节看吃饭。过年吃饭,说来简单,实则最能看出社会风气变迁。南京以美食小吃闻名。春节期间,在餐饮业红火的秦淮繁华地段,舌尖亦有新常态。 “风气之变缘于作风之变”,然而,秦淮渔唱,水街飘香,昔日“觥筹交错竞豪奢”,今朝“顾客盈门百姓店”,公款消费的潮水已退,厉行节约引领社会风气。这一切,正是南京大力治理“舌尖上的腐败”的结果。 国人好客,摆宴必盛,盛后则“剩”,公款消费更是穷奢极欲,争面子、耍阔气、摆排场,抽名烟、喝名酒、品山珍海味,进高档酒楼、住高级宾馆、洗桑拿泡舞厅……结果,“人民公仆”的口腹之欲被满足了,民脂民膏被消耗了、社会财富被挥霍了。这就是群众所深恶痛疾的“舌尖上的腐败”“公款消费的腐败”。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据统计,2014年南京市公务接待费同比下降46.5%、会议费用同比下降52.6%。江宁区、雨花台区等三公接待经费支出同比下降都超过四成。这充分表明,只要下深水、做苦功,邪气必不能胜正。 南京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吃喝之风,这值得群众翘起大拇指。但是,吃惯了山珍海味,粗茶淡饭就难以下咽;喝惯了美酒佳酿,烧刀子就难以入口。何况,让官员主动管住自己的口、自觉勒紧裤腰带,还牵涉到一个改变陋习、转变特权观念的问题。在抓作风的高压下,有些人可能不得不收敛;一旦压力减弱,此风未必不会反弹。因而,铲除“舌尖上的腐败”,必须警惕公款吃喝风的低调“潜伏”、警惕相关制度规则被架空、警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恶习的作祟。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治理“舌尖上的腐败”,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的清风正气,既有赖于领导干部思想上的觉悟和行动上的自律,又有赖于党和政府勤念“紧箍咒”、常敲警世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