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预期中的重量级政策——《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将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的出台不仅标志着摸清楼市“家底”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正式建立,(新华网2月27日) “以房反腐”已成定势,那么手握多套房的“房叔房婶”们是否会抢跑抛售,“房反腐”是否能与其它反腐形式形成合力,需要思考几个问题。 其一,一些干部认为高压反腐态势只是一阵风。房叔房婶之所以敢“豪购”,显然于精明的“自我意识”有关,也与认为反腐只是一阵风有关,过了风头房子还是自己的,财产还是自己的。在前期各地实行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背景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实施堵住腐败分子非法收入藏匿、转移的后门。新年伊始,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了1月份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650件。释放出明显的信号,对于敢顶风违纪的官员发现一起、曝光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 其二,如何从“抛售”中挖掘腐败线索,应更完善细则。此前曝光一些地方突然间“二手房”出现抛售潮,传言是官员在强力反腐的背景下“抢跑”,转移财产。对于这种异常现象,纪委需建立大数据观念。比如,在二手房地产交易市场调研,看一下集中抛售的房产有没有指向同一个人。再比如,与房管局相协调,建立全国的大数据,对于辖区内需要财产公示官员的亲友房产进行细查,看是否有异常波动。无论什么方式,都不应该让不动产登记制度只是一个单一的“孤岛”。建立定人定点房产网络,房叔房婶房妹们想搞花样,就不容易了。 其三,如何防止官员在“不动产改革”中“有对策”,仍是难题。房叔蔡斌、房妹翟家慧之所以被发现,大多归功于群众举报。如果没有人举报呢?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很难有机会关注到某某长家里有多少房产。对于一般的干部来说,即使有机会去到某长家中,也不能保证这就是其唯一居住地。对于房产这种私密性很强的“物件”,极其容易通过赠送、转移等方式“合理化”。因此,必须将自上而下的纪委主导“打老虎”,自下而上的网络横扫“拍苍蝇”结合起来,鼓励各种方式举报,建立更严的督查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