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区里一个经营了20多年的废品回收点不见了,每天顾客盈门的菜摊也关了张。邻居说,因为小区所在的城区参评“文明城区”,这些不符合要求的流动摊位,则必须“隐身”。(2月10日人民日报) 实际上,城区改善社区环境积极参评“文明城区”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创建活动不顾虑群众实际需求,给大家生活带来不便,不免走入形式主义的怪圈。废品回收、买菜,本是生活中必可不少的社区服务,为了应付检查,突击整改。居民心中有杆秤,是不是真心办实事,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以这样的方式创建“文明城区”,相信即便成功,居民也不会满意。 显然,该城区在创建“文明城区”的过程中,其方式方法并未得到群众认可,也没有产生预期效果。他们撤掉可居民日常所需的回收站、菜摊等便民点,远离了居民的实际需求,与其初衷背道而驰。反观其原因,从高了说,就是群众路线走得不牢,往矮了讲,不外乎作风建设走偏了道。 因此,创建“文明城区”,关键是要把心思放在提升服务能力上。从废品回收站管理是否到位、菜摊运行秩序是否良好等这些居民关心的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入手,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本领,加强“文明城区”创建。否则,只会让居民们的怨气越来越大,干群隔阂越来越深,“文明城区”从何谈起?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党建党以来始终坚持的群众路线,我们的一切工作特别是基层工作决不能脱离这一主线。创建“文明城区”,更应该多听听群众想法,多做些与民实惠的决策,这样,才会获得百姓的赞许和社会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