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记者接到读者来信,反映现任河南南阳市纪委常委谢先莹拥有诸多价值不菲的名人字画,个别字画的市场价值甚至“高达亿元”。其收藏书画的价值与其收入明显不符。近日,谢先莹承认拥有不少名人字画。对此,谢先莹解释,多是“感情投资所获取”,比如拜访一些大书画家时,拿些小磨香油、土鸡蛋等土特产换的。(1月2日,中国网) 近年来,书画的价格被人们炒得奇高,有能力鉴赏和收藏字画的一般也都是些富商巨贾。谢先莹一个副处级官员,哪来的财力去收藏大量珍贵字画呢?他解释说是拿土特产换的?虽说这些年土特产的价格一直在增长,但再贵也不过百十块一斤。在这个“等价交换”的市场经济时代,土特产与名画何止云泥之别?笔者不禁纳闷,土鸡蛋换字画,背后有啥猫腻? 实际上,香油也好,土鸡蛋也罢,实在是承受不了权力与感情的纠葛。我相信拜访大师的人会很多,上门送礼求画者应该不在少数,为什么谢先莹的鸡蛋就能换来名画?实在值得玩味。现在,公众大多认为名画背后存在猫腻,这并非没有道理。离开了权力,谢先莹的土鸡蛋还能不能换来价值数以万计的字画,真的要打个大大的问号。显然,土特产的价值是不能与名字画划等号的,因为他们压根就不属于同一比较范畴。 “土特产换名画”不是美国版“别针换别墅”。动辄价值数百万上亿元的名人字画,甚至“价值连城的大师真迹”,仅凭“土特产”便“换得”,那得是多大的机缘?而除了“土特产换得”,哪些书画又是“以画养画”而来,具体的“以画养画”交易过程又是什么?在过往落马的官员里,有不少是通过收受字画、玉器、古董等掩人耳目,并借此明修人情栈道,暗度受贿陈仓。当然,所受之贿必然需要用权力去补偿。以此推之,在“土特产换名画”背后的巨大价值差额,岂不是还是要用谢先莹手中的权力去帮助对方谋利来弥补? 古人云:“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在古人看来,不良习惯、不当爱好是“祸媒”,足以致命的。海南省原副省长谭力、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秦玉海、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等等,大批落马官员都倒在了自己的“雅好”上。事实证明,一些官员夸大了“雅贿”的隐蔽性,过于放纵了自己的欲壑,最终被侥幸心理蒙蔽了心智。所以,不收真金白银,青睐古玩字画,说到底还是受贿是犯罪,国法难容。受贿手段在变异升级,但执法监管不能含糊,对任何花样翻新的贪腐样式,法律应时刻保持警惕,不被其表面所迷惑。 笔者认为,在权威调查出炉之前,公众的猜测和谢先莹的“辩白”都不能作数,只有有关部门客观公正地调查才能让真相最终浮出水面。不过不论谢先莹的收藏书画是“雅好”也好“ 雅贿 ”也罢,群众关注的不止是这一事件的结果,更是诸如此类的“ 雅贿 ”官员还有多少。依靠举报调查的被动反腐始终只是应急之策,建立起官员财产登记制度才能把官员“ 雅贿 ”扼杀在官员,还官员“雅好”一片清白。同时,干部应该瓜田李下,管好自己的爱好,莫趟“雅贿”的浑水。(作者:曾阿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