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学生家长反应湖北化学竞赛中有“花钱办事”等潜规则的情况,连日来,相关部门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日前,湖北省教育厅方面表示,他们不是化学学会的主管单位,对于这些情况“不好查、没法查”。“省选成绩不公开被指潜规则”、“三十几名也参加省选?”湖北化学竞赛选拔到底是执行怎样的标准?公众疑问的选拔过程中是否存在“潜规则”?谁能对公众的疑问负责?(人民网,11月5日) 根据国家规定,“小升初”不得将奥数等竞赛成绩作为升学依据,初中学校委托社会培训机构组织学科能力测试,或通过其竞赛成绩挑选生源,均属于违规行为。但是,面对奥赛“潜规则”,教育主管部门仍有不可推卸的监督管理责任,岂能一句“不好查,没法查”搪塞了之。奥赛既然属于一种教育行为,就应该有相应的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监管。报道中所指出的,“化学奥赛属于湖北化学化工学会监管”,看似符合对口监管,实际上该学会成员同时属于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与教育主管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教育部门回复的“没法查,不好查”,只不过是“不想查,不便查”而已。 公众对化学奥赛存在疑惑,反映“花钱办事”的情况,只是在行使监督的权利,希冀得到实际情况的答复。然而,湖北省教育厅工作人员回复称,教育厅不是湖北化学学会以及竞赛主管的部门,没法查;并称“举报人不能提供相关证据”,所以不好查,如果家长反映有收钱的情况,要提供相关证据。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反映人在此事上属于弱势方,无力进行举证,也没有义务进行举证。教育主管部门作为管理部门,更应该担当起最起码的管理规范责任。 教育公平,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论题,2000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民主公平思想。民众反映奥赛“潜规则”,实则只是想让比赛更公平。教育公平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以及结果公平。对于报道所指出的,“省选成绩不公开被指潜规则”、“三十几名也参加省选?”希望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真正履行监督管理职能,从根本上保障教育公平。(文/成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