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期采访调研发现,在高考改革大幕开启的背景下,各地重点高校通过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农村学生专项自主招生等政策向“寒门学子”倾斜,成效明显且获得各界好评。但实施中衍生出的一些问题还有待破解。海南一贫困县高中老师反映,越来越多县城领导不再送子女到省城读书,而是送往贫困县高中就读,与农村孩子争夺政策照顾机会。(9月15日《京华时报》) 贫困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的缺乏,教育质量较发达地区肯定要低一些。在这样背景下,各地重点高校通过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农村学生专项自主招生等政策,将招录名额向“寒门学子”倾斜,这样的举措不仅仅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同时更是增加了“寒门学子”的信心。 但是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不少官员却抓住了政策的空子,将自己的子女“改头换面”送入贫困学校就学,以图分取贫困地区优惠政策的“一杯羹”。这不仅仅违背了政策的初衷,让优惠政策带给“寒门学子”的信心成为“寒心”,同时更是一种典型的与民争利。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想方设法让子女上名校这本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变成了“不择手段”,那么如此行为岂不是为子女作了“榜样”?官员之所以能够让自己子女顺利进入贫困地区学习,这源于公权力在背后支撑,试问如果没有了公权力,学校如何能够同意?审查如何能够通过?同时也折射出了政策的漏洞,就是虽然对“寒门学子”有优惠政策,但是“寒门”如何界定?是否寒门又由谁审核,如果没有一个详细的标准,那么为了能够得到优惠,装“寒门”现象必然趋之若鹜。 所以要想真正让政策惠及于民,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严格查处,对于这类打政策擦边球,钻政策空子的行为,要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仅要追究当事官员的责任,同时还要追究学校等的责任,真正斩断此类问题的利益链条。二是要完善制度,加大对享受政策学子的资格审核,确保政策真正能够惠及到最需要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