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最高检消息,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日前决定,依法对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白求恩医学部部长王冠军(副厅级)涉嫌受贿犯罪立案侦查,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据统计,在今年被查的18名校领导中,有11人担任学校“一把手”。在11名正职领导中,担任校长(或院长)的有6人,比担任学校党委书记的多1人。(8月22日,搜狐新闻) “一把手”作为一个单位或者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手中拥有着相当大的权力,在很多决策上拥有着重要话语权。一把手主政一方,需有独立决策的能力,但若独断专行,危害就更大。尤其是身居高位(无论是学校还是政府),他们的决策关乎千万人的利益,一旦决策出现错误,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如今今年被查的名校领导中一半以上的为“一把手”,表明中央反腐剑指“一把手”,也让人反思权力枢纽如何才能真正用对地方。“一把手”频涉贪腐案,无非就是利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自谋利益,或者为自己谋“钱途”,手段多样,隐僻性强,无疑会严重损害国家和单位的利益。 正所谓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些“一把手”的倒下,除了私欲的膨胀、道德的沦丧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外部环境缺少对一把手的有效监督,导致他们滥用权力而发生腐败。过度集中的权力,很容易使“一把手”成为“上管不着、下管不了的”监督死角。贪婪是一些人的天性,而手握重权者一旦贪腐,势必像一头出笼的猛兽,更是危害无穷。 落马贪官多为一把手警示官员要慎用手中权力,相关部门更应该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用制度预防腐败,建立不敢腐、不能腐的监管机制,只有将权力关进“铁笼子”,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使一把手手中的权力不再成为可以为所欲为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