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8月6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赵家坝被拆迁户袁方金,在拆迁现场跌落后死亡。当地政府称,死者系“突然昏倒并跌落至1米左右高的坎下”,“经抢救无效死亡”。但家属对此说法提出了质疑,多名家属到县政府烧花圈讨说法,与政府人员发生冲突,5人被抓。 芦山县拆迁户袁方金的死是近些年来在拆迁中很有代表性的案例,其过程先是强拆因各种原因导致拆迁户死亡,之后是官方否定责任,最后是死者家属与政府无休无止的“斗争”,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拆迁过程中的“标准”模式,如何能阻断模式的不断“复制”,笔者认为还需要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规范。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为地方政府出让土地提供了千载难逢机会,“土地财政”俨然成为一些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雄厚资金。可是在好的事情都有两面性,政府出让土地避免不了要征用土地,而在征用土地中,政府与群众的矛盾又是十分尖锐的,如何能权衡好两者的关系,将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利益面前,都会让人失去理性,在发生的拆迁纠纷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都是因为拆迁补偿款的问题,里面有政府擅自降低补偿款问题,使得群众无家可归,造成了拆迁户的奋起反抗,也有拆迁户要挟政府,在对待补偿款问题上狮子大张口,大大超过补偿标准而难以实现,当起了“钉子户”。不管最后是谁的错最后都还是回到了补偿标准问题。 笔者认为想要杜绝拆迁中的纠纷,就必须统一补偿标准和完善土地拆迁中的监管和流程。首先,要做是按被拆迁地的生活水平、区域房屋的平均价格、征地的用途等几个因素统一征地补偿标准,并及时的向社会公布所有细节,避免“暗箱操作”。其次,要加强土地拆迁中的监管,多采取以拆迁户劝拆迁户等创新形式,杜绝强拆情况的发生,此外要出台明确的处理顽固“钉子户”的制度,做到有法可依,避免执法者乱作为而使纠纷扩大化,影响社会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