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武汉公共自行车走向“瘫痪”到底是谁的责任?

时间:2014-08-06 19:10 来源: 作者:张雨竹 点击:
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采取“政府主导扶持,企业投资运营”的模式,这一项目曾引来众多商家的争抢,然后最终由一家公司垄断了武汉整个市场。但后期管理脱节,企业单纯追求经济利益,部分市民不够爱惜。因为政府将此政策直接委托给企业,企业无力管理,便走了即将

3亿元投入、上千个站点、10万辆自行车、100万人办卡……曾广受关注的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打造了“满街都是自行车”的亮丽风景线,然而4年多的时间之后,却陷入“车辆少、租车难”,部分站点瘫痪荒废的地步。“民心工程”缘何成为“闹心工程”?

三月和四月在武汉街头发现,许多用于管理公共自行车的站点岗亭都无人值守,或者改为卖报售烟的商摊,停车棚成为汽车停靠点,智能租车系统也无法使用,即使有几辆自行车,也多是“缺胳膊少腿”的破车。以前争着租车,现在争着退卡,好好的民生工程,4年多就瘫痪了,太浪费,太闹心。

然而为何这样一套如此便民的政策,却在4年多的事件就面临瘫痪呢?到底是中间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采取“政府主导扶持,企业投资运营”的模式,这一项目曾引来众多商家的争抢,然后最终由一家公司垄断了武汉整个市场。但后期管理脱节,企业单纯追求经济利益,部分市民不够爱惜。因为政府将此政策直接委托给企业,企业无力管理,便走了即将瘫痪这一步。

但究其原因,当地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此巨额资金投入的民生项目,在开始之前,必然是经过了一系列的考虑,一旦开始上马,就必须在实践中继续摸索,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与完善,逐步将便民服务措施做到更好。

在项目实施之前更要注意做好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不能只顾上马,却不管监督。做到程序科学,才能在群众满意度上不失分,让“民生工程”真正为民。如果只是一味地喊喊口号,做做样子,那这样的巨额资金投进去只会打水漂,最后群众照样没有得到一句实惠,如此得不偿失,实在不应该产生。

鼓励低碳交通,倡导简约出行方式,倡导绿色环保节能,就必须出台相应的很多配套监管措施,方能达到最初的目的,才是达到政府部门推出惠民政策的预期效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地球启示录:村民·村落

    作者:雪狸

    这里有神奇的玛雅文明、土耳其地下城、失落的亚特兰蒂斯、英国的巨石阵之谜,还有传说中的楼兰古国,以及那些令人…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