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16日上午连发处理三名省委常委的情况通报,虽然均被开除党籍,但公职处分“待遇”各有不同。其中,云南省委原常委、昆明市委原书记张田欣被降为副处级非领导职务;江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赵智勇则连降7级,降为科员。这种“断崖式”降级,招致好评。(7月18日 新华网) 以往官员们犯错大都是被推下马或者是令其引咎辞职,但今日在昆明出现了让公众耳目一新的另类处分:把一个高高在上的副省级,骤然降至普普通通的科员,与刚刚入职的大学生为伍,如此戏剧性的处分,招致了不好点赞的掌声。但在笔者看来,“断崖式”降级固然是好,但被贬的常委会成功地进入“科员”角色吗?平时颐指气使、指手画脚惯了的官员能服从管理吗?公众觉得想想这一切都是如此惊奇、如此新鲜,但有关部门却陷入深深的沉思,怎样保障“断崖式”降级的执行情况与效果呢? 笔者认为,要切实保障“断崖式”降级的执行情况与效果,因从降级官员与接收部门双重下手。首先,被降级官员自身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与位置,什么公车、高档住房、尊贵的称谓通通让它过去,自己现在就是一个回到基层为群众服务的基层工作者,唯抱有这种心态“断崖式”降级才能真正让自己得到历练;其次,接收被降级官员的有关部门应形成一套与实际相符合且操作性较强的管理制度,对“科员”的工作岗位、工资待遇等都应有明确地要求与规定,既然降级,就必须实打实地真降,无论怎么难以适应身份的转换,在“科员”之位,就只能做普通的科员;而不能名义上成为科员,实际却享受着常委的待遇,如若是这样,降级不但没有意义,反而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官员的升与降,原本就应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有升就应该有降,理政问事不当,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损失,降级顺理成章,岂能只升不降?笔者在此不得不为“断崖式”降级点赞。点赞的同时,笔者呼吁相关部门应利用系列的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科员”的行为,使其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最终回到群众中去,为“断崖式”降级的后续执行提供坚强的后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