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观众反映,山阳县磨沟里村委会一给村里修路为由,强行要求村民每人交400元捐款,而且告知村民谁不交的话,村委会将自行以村民的名义贷款,而且贷款利息高的出奇,甚至远远超出了普通意义上的高利贷。(5月29日 新华网) 村委会是一村之首,也是为基层群众服务的自治组织,在某种层面更是党和政府形象的代言人。但是某些地方的村干部们对自身的位置乃至使命职责都难以践行,至今仍有点“传统”,做事靠“搜刮”民脂,仿佛只能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英明、权威。就如山阳县磨沟里村委会这样,以给村里修路为由,强行要求村民每人交400元捐款,若谁不交,村委会将自行以村民的名义贷款,而且还是高利息贷款。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磨沟里村修路也是一条致富路、希望路,但直接给村民强加400元捐款,这岂不是有点搜刮民脂的味道么?难道这就是基层的问计于民?这样做岂不是将村民逼上绝路。要说这路,本是解决一方村民的出行问题,自然该修,如果单以强制村民捐款,是不是太简单、太草率了点。众所周知,在农村几百元就是一大笔钱,而一家人一下子在限期前拿出一千多,这样的难度可想而知。 在基层,最重要的是民意,对修路这样的大事,必须的经过村民委员会和议事会代表的同意才可以动工。否则,连群众都不知晓、都不答应的民生工作,即便村委会再有理由,也难以得到民心的支持,工作是得不到村民的理解,也很难有效开展。 要想修成致富路,光靠一纸强捐令,显然在民意自由的今天难以得到拥护,这还需要当地政府和村委会多多评估修路资金的分摊比例,考虑群众的实际情况,在综合民意、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问计于民,才是根本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