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友曝料,10月13日上午,余姚市三七市镇某领导下乡去魏家桥村视察水灾,因穿了高档皮鞋,便由年近六旬的村书记将其背进灾民家慰问患重病村民。随后,三七市镇政府回应称,当事人系该镇机关工作人员,镇纪委已对当事人作出严肃批评教育,下一步将进行组织处分。看来,这位颇有“骑士”风范的小干部,最后极可能是骑虎难下了。 在那些把“整景”当成革命事业的官员眼里,“不讲政治”与“看不出眉高眼低”在意思上是一致的,区别只体现在严肃程度和适用场合上。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么余姚这位“骑在群众背上走群众路线”的小干部可谓是“史上最不讲政治的官员”了。干部洪灾后访贫问苦,没有轿子居然骑在百姓的背上,这简直不叫解困而叫“添堵”。当然,这种看不出眉高眼低的行为,最终玷污的却是当地党和政府的形象,而堵的最慌的当然是有头有脸的大员们。
10月7日登陆的台风“菲特”,让余姚成为一片汪洋,当地政府的救灾能力也遭受了来自各方的质疑。但余姚书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否认了救灾不力的说法。他认为雨量太大是积水严重的主要原因,城市的基础设施再好也是苍白无力的,哪个神仙也解决不了。他评价当地预警及时,处理民情依法且人性化,救灾动员就像战争动员,并很谦逊的为自己的工作打了60分。
让余姚书记没有想到的是,居然治下的一个小干部会如此得瑟,为保护自己“高贵的鞋子”,公然在大庭广众之下骑在百姓的背上去“应景”,这简直是不可理喻的事情。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天雨,人生一首伤心曲”。都说一俊遮百丑,但如此反其道而行确实是一种低概率事件,这就和老天爷八杆子打不着了。
如果说余姚已经营造出“众志成城战洪灾”的舆论氛围和导向,只是突然被这个事件给搅和坏了,那么这个结论本身就有逻辑问题。如果政府救灾得到了百姓的普遍认可,就是出现比它更严重一百位的事情,也不会影响人们对救灾工作的整体判断。显然,“骑士”的出现与否,并不能主导人们的思想,它只是为人们的不满提供了言说的由头而已。
余姚在大灾之时突然曝出这一丑闻绝非“点背”,这位“骑士”不过是在无意中表演了一场关于“群众路线”的“行为艺术”。而究其原因,它不过是一种刹不住车后的惯性使然。从这个角度上看,我却不希望当地政府拿这个情商过低的小干部开刀。尽管他在不经意间把一些官员所谓的“群众路线”用“行为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但这终归是一种不由自主的行为,而最可怕则是那些思想上的“骑士”,这些人尽管言必“为人民服务”,但骨子里却完全没有把群众当根“葱”,只不过他们的“表演艺术”非常过关罢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9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群众路线”并不是什么新的提法,早在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其后成为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
但我们从余姚救灾过程中,发现党群干群关系貌合神离,甚至发生了群众与新闻媒体冲突的严重事件,这说明余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没有取得效果,极可能是一个“豆腐渣工程”。
余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之所以没有经受住“老天爷”的考验,当然与没有改变对群众的传统定位有关系。走“群众路线”并不是简单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果这样做只能是“走秀场”,而是要让官员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如果官员的荣辱得失丝毫与民意无关,那么这种实践不过是“花拳绣腿”,最后只能沦为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这次发生在余姚的不雅事件,充分表明了群众在官员心目中的真实地位。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群众对官员的升降去留丝毫不能施加影响,那么群众只能走“上层路线”,也就轮不到官员假惺惺地“打把式”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出现了个别官员“骑在群众的背上走群众路线”的世界奇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