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学毕业生:到底该不该“啃老”?

时间:2009-05-31 23:2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端木刑天 点击:
说实话,第三种,也就是“啃老”族的人,是我最看不起的。但偏偏,我的同学中越来越多的却正是这一种。甚至有些时候,我自己本人,也会不幸沦入其中。这是个悲哀。

眼下正赶上经济不景气,大学毕业生不好找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基本上已经不算什么笑话,而是已经成为妇孺皆知的常识。在这么严峻的所谓形势下,大学毕业生究竟该何去何从?
根据切身体验,我周围的同学大致有这样三种情况:第一种,家庭背景好。要么有钱,要么有关系。现在是市场经济嘛,三百六十行,行行要创收,大家从“实际”出发,一切向“钱”看,无一不在追求效益,所以只要摊上这么一个家庭,那么,大学毕业以后自然可以不用为就业犯愁,前路自有早就铺好的坦途。
第二种,自力更生型。家庭基本上没有什么背景,一穷二白,或者,即使有,也是浅浅的黄土的颜色——根本没法灿烂得起来,典型的工农子弟,因为没有什么可以依靠,所以又往往会导致三种结果:
1 、如同项羽破釜沉舟一样,自知已无退路,只能背水一战。吃比常人更多的苦,受比常人更多的伤,像蜗牛一样,背着从农村或工厂或别的里出来的身上与生俱来的重重的“壳”——太多的责任和义务,“一步一步往上爬”。这样做的结果又有两种:第一种,做个凡人,规规矩矩,兢兢业业,老老实实,平平淡淡过一生;第二种,可以遇到好的机遇,正好自己又特别有才和有拼命的勇气,由是平步青云。
2 、攀高枝儿。如同当下很多千篇一律的流行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或者娶个千金小姐,或者嫁个富家少爷,基本上就是“灰姑娘”型儿的。这一种,难度大,几率低,因为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灰姑娘”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况且,即使真巧,条件、环境都具备,高枝儿也顺利攀上了,但那也未必能一劳永逸——婚后的事业发展如何、家庭幸福与否,恐怕也只有天知、地知、己知而已。
3 、破罐子破摔。我有很多这样的同学。因为没关系没才气没运气,求职多方碰壁,爱情脱离经济,生活失去动力,于是自暴自弃。对于这种同学,父母的唠叨肯定是过耳的风,朋友的劝也是水中的月,所以,谁都救不了你——那么多年的书真的白读了?赶紧醒悟吧,醒得越早越好。要知道,这个天下,从骨子里真正能够帮助到你、激励到你的,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
第三种,“啃老”族。还从家庭讲起,这样的人首先有一个不好不坏的家庭,没有太多钱去为儿女“买”好工作,没有通天的关系可以让孩子“跃入龙门”,积蓄不多不少,“饿不着也撑不死”,供日常生活没问题且略有节余那种,也就是,有“老”可“啃”。然后,同时,自己因为有靠山,所以对工作也是有恃无恐,千挑百拣,老找不到“合适的”,反正也不着急,就这么一天天拖,于是构成了事实上的“啃老”。
说实话,第三种,也就是“啃老”族的人,是我最看不起的。但偏偏,我的同学中越来越多的却正是这一种。甚至有些时候,我自己本人,也会不幸沦入其中。这是个悲哀。
父母辛辛苦苦养育你二十多年,从呀呀学语到大学毕业,这个时候,他们应该都年近五旬了吧?操劳大半生,本是应该苦尽甘来、享受儿女孝顺的年龄,可是,他们不能,相反,还得继续养育你这么一个老大不小了的小伙子或者闺女儿……本来,他们此时最多只需再为你的婚姻大事操心就行,但是,有这样的儿女,他们还得继续为你的所有事操心——生活、工作、事业、婚姻、甚至心情……
问题在于:到底,该不该“啃老”?该,还是不该?
“不该!”
“该!”
“该,还是不该呢……”
“该不该我父母愿意就行,作者你脑残啊,关你屁事……”
“……”
什么样的回答都可能有。
但如果让我回答,那就只有两个字:“不该!”
这是肯定的事。十八岁已是成人,国外很多国家,成人是已经可以并且应该能够独立养活自己的。大的从整个国家、民族的素质讲,小的从每个人的人之常情讲,我们二十几岁的,受过很多年教育的年轻人,都不应该继续努力地拼命地“啃老”……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孝顺他们,那么,那就至少,让自己那白发与日俱增的父母,省点心,省点劲吧……他们,已经够辛苦了。
不“啃老”,怎么办?你总得让我们活吧?
——如果你一定要这样问我,那么,我给你指条道(也给我自己指条道):照着以上分析里的第二种里的第1种做,也就是“自力更生型”里的“背水一战”那个。
这样,尽管你可能不是“特别有才和有拼命的勇气”,尽管你可能老死也撞不上好的机遇,尽管你可能一辈子只能做个“规规矩矩,兢兢业业,老老实实,平平淡淡过一生”的凡人,尽管你需要“吃比常人更多的苦,受比常人更多的伤,像蜗牛一样,背着从农村或工厂或别的里出来的身上与生俱来的重重的‘壳’——太多的责任和义务,‘一步一步往上爬’”,尽管你可能失落、可能失意、可能失败,尽管你可能永远都不能够成为王者,但是,最起码,你曾经有过——王者的态度。中国古代经史著作里有很多话今天看很荒谬,但至少有一句是真理:“百善孝为先”。
注:此文首先献给已经过去的“母亲节”和即将到来的“父亲节”。其次献给五月的“青年节”和六月的“儿童节”。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你最应该知道的欧洲史:了解欧洲历史

    作者:吴一凡

    他们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在成就面前,他们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反思战争,总结过去。经过这次战争的洗涤,他们更…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