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大杂烩表演刚开始确实吸引了很多农村观众的眼球。它以新潮的流行歌和经典的二人台曲目组成,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演员不少来自于专业的,有一定的功底和素质。曾几时,农民趋之若骛,观众如潮,他们有的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就为赴这精神盛宴。当然办丧事的家属为此付不菲的酬劳。在一开始时,稍稍有些钱的人雇上这些歌手,可是时间一长,别人不得不雇,因为众口铄金,谁也不想让大家戳自己的脊梁。虽然家里是哀伤的气氛,但外面戏台上下却喜笑颜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觉得不伦不类,很快就形成了新的风俗。本来死了人极其悲伤,但又雇上了唱歌唱戏的演员,他们又不唱悲歌,这简直有点像欢庆,主人家虽心里别扭,终也忍着。有的是随大流,麻木了。一些有钱的子女,花大价钱,请名演员演出,在乡亲面前张扬一下。 演员们循规蹈矩,好好地唱歌,无可非议。可有的演员为了吸引观众,把一些美好的剧目进行了改造,把不堪入目的动作加上。更有甚者,男演员装成丧妻的光棍追丧夫的寡妇,满场乱跑,满场浪叫,还在后面跟着傻男愣女,观众笑声雷动。这时,掀起了演戏的第二个“高潮”,观众又是蜂拥而至。 千里长席,没有不散的宴,这种黄色表演在红了几年之后,终被农村的观众冷淡,因此每逢死人之际舞台表演时,气氛冷冷清清,台前没有几个人。这时,此类表演已山穷水尽,日渐趋微。可是,还是照演照唱,不然人家会笑话:“怕花钱!” 我们盼望着新时期农民喜闻乐见新的文艺节目,占领农村这片土地。现在,电视和电脑已经进入了农户,更需要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开办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健身活动中心,休闲广场等。人有了钱,更要有精神. 河套诗经【六】爬山调二人台的表现形式 爬山调是群众抒情言志的口头诗歌,不管你是不识字,还是文化人,都可以交流情感,表达心声。 在表达的过程中,不需要舞台,不需要观众的多少,更不需要观众的认可。 爬山调可以唱给别人听,也可以唱给自己听。 爬山调是一种民歌体。它的特点是:俩句一组,字数不一。 爬山调多用比兴和叠字重音,语言是本地区劳动人民的口语,明白话。抒情时,一唱三叹。 如行云流水,刚柔并济。你看下面的几首爬山调: 清水水玻璃阳婆婆照, 满口口白牙牙对哥哥你笑。 红格丹丹的嘴唇唇毛花花眼, 就像那露水地的香瓜瓜脆格莹莹的甜。 哥哥的爬山调安住了小妹妹的心 就像那十五的月亮十六明。 沙弯弯上的鸿雁拍翅膀膀叫, 招魂魂的哥哥把没头鬼的妹妹瞭。 河套地区的爬山调,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生活天地,习俗风情,一股山药疙瘩味道。它富有生命力,散发着淳朴的天然的泥土芳香。主要原因是,它的根深深地扎在肥沃泥土中。 淳朴感人,不以华丽浮躁取胜。歌唱时候一板一眼,风趣押韵。不管是唱的还是听的,流畅悦耳,音韵和谐,如果加上“呀”等字,更加悦耳动听,回味无穷。 白马马叫唤倒主呀, 寡妇唱曲要走呀。 你为朋友哄鬼啦, 就好比秋后的蚂蚱霜打的瓜。 脆英英的韭菜扎把把嘞, 咱二人交朋友托终生嘞。 我们知道,爬山调以她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而深受劳动人民的喜爱。它似珠落玉盘,山泉叮咚。它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即兴创作,广泛流传。 二人台就不一样了,它要有演出场地,需要一定的乐器,还要有观众。 在广袤的农村田野,一缕缕炊烟袅袅升起。晚风习习,河套地区一个小村庄就要演出二人台,给小村增添了几分喜庆。 演出场地早早地被孩子们“瓜分霸占”,等待大人们的到来。 正式剧目没有开始演出,乐队开始演奏牌子曲,权当作开场。 一把二胡,一张洋琴,一支笛子,梆子一齐演奏。尤其是晚上,农村空气湿润,声音传播的很远。十里八村都可以听到。 这悠长,嘹亮,明亮的曲调让人如醉如痴。 有很多的二人台剧目,就是直接从爬山调改编过来的。最著名的就是《打樱桃》《种洋烟》等。 这些剧目,在民间艺人的努力下,渐渐地成了腔正字满,和谐动听。 二人台唱词丰富,丑旦角分明。剧情内容舞蹈内容水乳交融。 河套诗经【七】爬山调二人台火辣辣的情,掏心窝窝的爱 爱情,是人类最甜美高尚的感情。歌德有句名言:“青年男女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少女谁个不善怀春。” 歌唱爱情的歌,是人类的第一支歌。在我国的最早的《诗经》的开篇《关鳩》里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爬山调二人台,反映了恋人之间的火辣辣的情,掏心窝窝的爱。 尤其是在封建社会,旧的封建礼教对男女的自由恋爱的视为洪水猛兽,违背了封建统治的:“男女授受不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为了爱情,青年男女们用爬山调表达他们的心声,成了他们表达感情的纽带。 听听那些朴实无华,感情真挚,充满了泥土的芳香,那一句不是火辣辣的情,掏心窝窝的爱: 爬山调调本事捎话话的人, 哥哥的的山曲曲摄取了小妹妹的魂。 我为哥哥把珊瑚珠珠膊脖上绕, 海棠花花泪蛋蛋只为哥哥掉。 睡梦里听见哥哥的马铃铃响, 一头碰破俩眼眼玻璃窗。 一对对鸿雁展翅翅飞, 小妹妹耳热眼跳咋各地想你。 河套地区人称为“杨家河畔的赵树理”刘秉忠,出生在杭锦后旗陕坝镇满天红,虽然1974年初中毕业,勤奋好学,毕业北京人文函授大学中文系,成了知名的记者, 。打开他的《河套故事》《恩爱夫妻》开篇就写: “二十八年前秋天的半后晌,我在玉米地割草,我老婆也在割草,不过那时候还没有成了我老婆,是个青头大闺女。我看见她想我老婆,我就扯开嗓子忽颤颤地抖了一句山曲:“你妈妈生下你人人爱,红鞋鞋绣着俩苗绿白菜。”一句话把她唱的不割草却割起玉米杆子来…….这年冬天,她成了我的老婆。 河套女子健康善良,漂亮大方,都希望得到海一样深,雪一样白的纯洁的爱情。俩心相印,跨越时间的长河,永葆青春,白头偕老。 记得我小的时候,村里的年轻后生,一过立夏,就要给生产队放马。他们跃马扬鞭,生气勃勃。 一早一晚,软颤颤的爬山调抖开了。在空旷的乡村,空气潮湿,声音传播的很远很远。 小伙子在唱: 想妹妹想的眼睛花, 荞麦地里摸西瓜。 妈妈长长叹气:“唉,灰小子有了心事,该娶媳妇了。” 大姑娘唱: 大河里困住了一条鱼, 专等哥哥你来开渠渠。 妈妈马上就会喜笑颜开:“不愁了!” 河套诗经【八】爬山调二人台的比兴赋,形象生动,脍炙人口 比兴赋,是我国民歌与诗歌传统的三种表现手法。在民歌和诗歌的创作中,比比皆是。 我国的民歌和诗歌之所以形象生动,意境深远,脍炙人口,流传千年万载而不朽的原因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