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贵在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时间:2015-01-29 20:32 来源: 作者:博华 李臣业 点击: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极强的学科,其最大特点便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相互统一。因此,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不能离开它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去开展的。如果忽视了它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就失去了灵魂,失掉了源头活水的滋润,语文学习也就失掉了灵气,因而变得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极强的学科,其最大特点便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相互统一。因此,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不能离开它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去开展的。如果忽视了它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就失去了灵魂,失掉了源头活水的滋润,语文学习也就失掉了灵气,因而变得枯燥乏味,从而失掉了灵性。当前的语文教学最突出的问题便是突出和强化了语文的工具性,弱化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正是这一强一弱,导致了学生语言素养,特别是语文学习灵性的逐步缺失,致使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和语文素养的形成,遇到了严重的障碍。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语文教学目前出现这一窘境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好多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和束缚,把语文教学等同于其它知识性和原理性极强的工具性学科,重视了语文的工具性,放大了语文的知识性和实用性,用一些支离破碎,互不关联的知识点肢解了整个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思考,淡化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使学生在一种极不情愿的状态下,按照教师的机械引领,去被动地接受枯燥乏味且琐碎的知识训练,就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陷入了知识的泥沼,学生的思想活动受到了空前的限制,一些貌似有用的知识堵塞了学生的心灵通道,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难以达到一种自我升华的理想境界,久而久之语文课在学生心目中渐渐变成了面目可憎的怪物,最终语文这门原本充满温情和人文精神的课程却成了不少学生不喜欢,甚至感到厌恶的课程。

何时改变目前语文教学出现的这一令人堪忧的现状,难度不小,阻力也很大。因为语文教学目前仍以各种考试为中心,迎合了社会和学生普遍存在的升学心理所产生的过分功利化的社会倾向。受此影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过分地讲目的、求功效,甚至用对错这样一把简单和硬性的尺子来判断和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结果。这本身与语文超越世俗功利的人文精神所蕴含的永恒美感是相悖的。正是由于语文教学的急功近利,不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融通与联系,以及对学生感悟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内容的审美感受便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语言和文字是充满灵性的,这种灵性主要包含语感、美感和灵感三个方面。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准确、细腻、敏锐的感受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中极为重要的感知能力,是语文灵性的基本要素。美感则是对语言文字艺术性的把握,也是对语文文字意境所产生的美的感受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灵感则是人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知发生飞跃的心理活动。它的外在形态是对现实生活问题一种突如其来的顿悟。灵感的产生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结果,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学生创造能力形成的基础。由于语文教学过分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转,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的思维围绕教师和教科书划定的知识框框,不敢逾越雷池之一步,学生稍有自己的想法,便被教师视为出格,遭到传统教条的“棒杀”。就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在一种来自教师盛气凌人的高压的态势中逐步消减,最后不但感受不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反而觉得学习语文是在熬着一种心灵和生理的双重痛苦。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即便是李白、杜甫、苏东坡、鲁迅、郭沫若这样的文学天才,其与生俱来的语言灵性,迟早也会被消耗得江郎才尽,灵性全无,最终沦为没有大作为的平庸之才。

语文教学应当是在思想的原野上进行的心灵漫步。只有放松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无拘无束的思想状态下,学生们才会带着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大胆发挥自己想象力,自由地在这片原野上行走,这样他们就会看到思想之花绽放的美丽,闻到精神之花散发的芬芳,从而形成愉悦心灵的情感体验,体验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之所在,并在文字的天地里,自由地感悟人生,驰骋想象,涵养灵性。语文课的终极目标在于文化唤醒和美感唤醒,进而达到陶冶心灵,升华情感,提升人格的目的。因此借助语文学习这一重要平台,强化学生的感受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感与知这两个层面上,向内心世界和外部现实世界双向拓展,打通学生心灵感知现实的通路。实现这一目标,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自觉突破教科书和新课标设置的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用文化和思想的阳光,去激活学生们与生俱来的“审美细胞”,这样语文教学才会步入返朴归真的健康轨道。要做到这一步,语文教师要自觉地将自己的心灵浸润在一种高雅的语言文化氛围之中,在高雅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中,诗意地生活。这样语文教师才会有朝一日完全自觉地放弃功利主义的教学态度,固守语文教学所独有的那份纯净,并从内心生发一种美好诗意的情感态度,还语文教学一片充满灵性的思想天空,从而让学生的精神视野得到拓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展示。

有人主张语文教师要“ 化”,我觉得此话是非常有道理的。语文教师“ 化”,并不是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成为专业 ,而是要求语文教师要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即通过写作,在文字世界里去过一种高雅的没有世俗功利熏陶的精神生活。现在的语文课之所以缺乏灵性,就是教师缺乏这种必要的精神生活的历练所致。语文教师要教好语文,先要做一个文章高手。语文教师只有率先垂范,亲自写作,才会在与文字的接触中,形成敏锐的感受和把握文字的能力。语文课本中呈现的文章绝大部分是成年人的作品。作者对宇宙人生,社会家庭和所经历的世俗生活的体验是深刻的,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美学因素更是融汇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精神成果而形成的跨越时空的精神营养。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要把握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并体验其中的美,由于社会阅历不深,仅仅靠教师一时两刻,三言二语的点拨,是不可能的。教师只有潜下心来,发扬“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说一句空”的学术精神,带头写下水作文,通过写作,去体验由“物”到“意”,再由“意”到“文”的艰难转化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刻意训练,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语文教师才会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把自己内心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灵体验催生的思想情绪,用某种独到的方式通过有形的文字转化成可以感知的思想情绪,传递给自己的学生,进而影响自己的学生,从而让学生在高雅精神的感染和熏陶下,与教师齐欢乐,同交流,共成长,并以此引燃学生潜藏心中的灵感火花。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会在“应试教育”的夹缝中高瞻远瞩,视野开阔,用批判的眼光和理性的态度,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用真心和真情去体验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为文者的曲折而又复杂的心路历程。这样就会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感受到语文课带给他们的一种生命快感,阅读快感,心灵快感。并在这种快感的体验中,让学生收获一种属于自己的心灵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让他们充满激情与活力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

现在的语文教学一个主要弊端就是语文教师在整体上采用缺乏思想深度和精神感染力的教学模式,限制甚至剥夺了学生的这种愉悦心灵的生命快感。造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大部分语文教师平时的精神储备不足所带来的思想情感的投入不够所致,即教师平时阅读的缺失。作为一个教育者,尤其是语文教师只有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才会在持续的阅读过程中,产生写作的欲望,给学生树立一个有生动说服力的榜样。然而现实是,教师们受世俗功利的驱使,大都放弃了对传统经典的阅读。虽然也经常看到身边的部分教师读一点东西,但所读内容都是一些流行的时尚的阅读材料,即人们俗称的“大众精神快餐。”这样的阅读只能是一种肤浅的阅读,只能产生一点望梅止渴的效果,对语文教师的人性涵养不会有大的改观。语文教师的思想观念不变,教学方法自然也就难以有质的改观和提升,因此语文教学真正走上一条良性发展之路,现在看来仍然是遥遥无期。

2012年是一个让国人激动的年份。这一年,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诺贝尔奖终于有了中国籍华人的名字。莫言这位来自山东农村,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中国人却用富有精神震撼力的文字,征服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一举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大奖,改写了中国人无人获得此奖的历史,不但圆了国人期盼已久的诺奖梦想,而且让世界感受到了汉语这门古老语言所焕发出的青春魅力。面对莫言的成功,我们固然佩服他超强的语言天赋,但这天赋的背后,凝聚着他通过长期不间断的私人阅读和自学,所积累起来的丰厚的语文素养。正是凭借这深厚的语文素养,让他对自己所经历的生活有了深刻而又独到的感悟,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让他在文学这片天地里,从横捭阖,自由前行,最终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光明天地。面对莫言的文学成就,不少的教育家发出这样的猜想,如果莫言像其他人一样,在今天中国的学校里按部就班地接受了正规的教育,莫言也许就会循规蹈矩地变成一个普通的文化人,中国历史上就会少一位特立独行和有个性的 。虽然这只是一种猜测,但也切中了中国现行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虽然我们不能把每一个学习语文的人培养成文学家,但最起码的一点就是让将汉语作为母语的每一个学生通过学校正规的语文学习,掌握汉语听说读写的技巧,并熟练运用自己的母语。实际上我们的语文教学连这最起码的一点都没有做好,别说中学生,就连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写文章和论文都是一件令他们头疼的事情。看了这些高学历、高智商的人笔下流淌出来的那些蹩脚的文字,实在不敢相信这些文字是出自他们这些社会精英的手笔。莫言的成功在带给我们自豪的同时,更多的还应该是他成功背后的思考。

语文学习是漫步在别人的心灵世界的精神活动。作为学生只有在语文教师的引领下,与为文者同悲同喜,才能体会到文字背后蕴含的文化底蕴并把握作者的深刻思想情感。要做到这一步,语文教师必须潜下心来,在课外花大气力围绕要讲述的课文,进行充分的精神储备。只有在深刻熟悉和领会文章的基础上,教师才会通过课文文本呈现的语境,引领学生感悟为文者波澜起伏的复杂心路历程,从而体验到文字所产生的美妙意境。如果语文教学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让学生们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般地在教师的引领下,去走马观花地疏通一下文意,掌握文中的几个生词,记住里面几句名言佳句,提炼一下课文主题思想,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但机械,而且是在用一些支离破碎且互不关联的知识在学生和作者之间建立起一道阻碍交流的无形藩篱,它不但阻挡了学生与作者做进一步精神交流的心灵渠道,而且也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语文教学贵在唤醒学生的心灵。让储存在学生心灵深处的尚显幼稚的精神积累和思想情感,在与现实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所接触到的那些极富灵性的语言材料的思想触碰过程中,擦出精神的火花,并升华为一种美好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持久学习的动力。课文呈现的语言素材能否引燃学生精神的火花,进而产生持续不断的精神连锁反应,完全取决于教师处理课文的手段与方法,而手段与方法的恰当使用又取决于教师在课外阅读和写作中所历练的生命态度和精神积累。作为语文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打通学生心灵与现实的交流渠道,带领学生们步入一片令他们信赖并感到亲切的精神家园,他们才会在这里最大限度地吸取各种有益于他们身心的思想营养,去发展自己的人文素养,并充满灵性与活力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也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会摆脱模式化的束缚,从“题海中”突围出来,走向诱人的书香,走上一条本真的生命教育轨道。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才不会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做到这一步,语文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与学生们有共同的语言交流,才会一步步引导学生们用尚显稚嫩的心灵,去感知眼前的现实世界和生活,从身边的亲情和友情,去生发浓郁的乡情,进而萌生高雅纯洁的家国情怀和赤子之情。语文教学贵在心动。让学生心动别无他法,唯有唤醒。“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真境界和最高境界。

语文教学的真谛不在于教,贵在唤醒。一旦学生心中蕴藏的那团美好的精神之火被引燃,一股纯洁而美好的情愫就会在学生们的心头油然而生。带着这样的情绪去面对生活并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学生的心情焉能不快乐,学习的热情怎能不高。只可惜,许多语文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在不遗余力的将目光和精力倾注到一个“教”字上,并且大做文章,脑筋动了不少,方法也五花八门,教学形式也搞得花里胡哨,最终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独角戏,而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并没有真正以课堂教学主人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付出的辛苦不少,却得不到学生的喝彩,因此在这样一种费力不讨好,不叫座的局面下,语文教学的效果只能是差强人意,实在不敢令人恭维。语文教学改变这一局面必须从“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中解放出来,将呆板的教师单一讲授变为快乐、对话、开放、生动和探究性的语文课堂,真正直面文本、直面语言、直面人的心灵、直面人的生命,从而达到“文从心出,心在文中,循文会心,实现心灵的相遇相通”。这一点应当引起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语文教学应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用富有人文情感的精神引领,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想象和体验,学生的心活了,想象力也就丰富了,观察和体验的能力也就深刻了,对语文的学习也就不会感到厌倦了,有了兴趣的参与,语文学习自然也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了。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在语言本能和学习天性的涵育下充分而美好地自由生长。最后提醒每一位语文教师切记:知识是外在于心灵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是一些可以量化的简单的“知道”,教师只有让知识进入学生认知的本体,并渗透他们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如何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素养,是有一个过程的。研究这个过程,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各种唤醒的方式,实现知识内化为学生语文素养的科学转变,正是语文教师当前急待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好的一片大文章,这也是语文教学必须要走的返朴归真的健康教学之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西风烈:大秦帝国前传

作者:金满

传说,在上古洪荒时代,有两位能打败天神的帝王在这片神秘的大陆上划出了辽阔的疆域。从此,高山变成海洋,海洋变成桑…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