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解放前的出租车,我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想到人力车,好像解放前就没有真正的出租车,人们出门想“打的”,就只能乘坐两个轮子的人力车似的。 这是现代人对旧社会的一大误解。 我们知道,旧社会的公共交通几经变革。鸦片战争以前,马车和轿子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走近路可以步行,出远门得雇马车,假如手里有俩糟钱儿,或者社会等级高出平头百姓一大截,那就改成坐轿。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商开始把人力车从日本引进到上海,然后再从上海推广到其他城市。进入民国以后,人力车基本上已经遍及全国各大城市,除了路面崎岖和风气闭塞的云贵等地,其他城市已经很难再见到马车和轿子的踪迹了,这是因为比起马车和轿子来,人力车更为经济实惠,而且乘坐起来也舒适得多:橡胶轮胎弹簧座,又快又稳又便捷。尤其到了抗战时期,难民多,伤兵多,失业工人多,很多人改行做人力车夫,平均每一百个城市居民当中就有一个以上在拉车,中国的人力车行业达到了巅峰。 但即便在人力车最兴旺发达的时候,它也没有垄断城市交通,平常市民出行,仍然有其他交通工具可以选择,例如电车,例如出租车。 电车在光绪年间进入中国,首先也是在上海运行,后来推广到北京、广州、杭州、天津、成都等等城市。有些城市的电车是有轨道的,例如上海租界和天津租界的电车都是有轨电车。有些城市的电车没有轨道,像南京和广州的电车就是这样。这些有轨和无轨的电车都有司机和售票员,都是遇站即停,都有规定的运行线路,就跟新中国成立后的公交车一样。 出租车进入中国的时间比电车稍晚。1903年俄国贵族来到中国东北,带来几辆年久失修的老爷车,自己玩腻了,高价出租给满清贵族兜风,这应该算是中国最早的出租车了,但是那时候还没有成立正式的出租车公司。到了1908年,美商环球供应公司在上海租界开设“汽车出租部”,为所有出得钱的阔人提供载客服务,电话一打,随叫随到,中国的出租车行业才算真正迈出了第一步。 好在第一步迈出以后,后来的步子迈得很快。1913年,上海已经拥有九家出租车公司,其中华人开办的出租车公司就占了五家。1918年,北京有了七家出租车公司,全为华人开设。1928年,南京有了十二家出租车公司。1930年,杭州有了十三家出租车公司。 民国的出租车公司虽然很多,但是每家公司旗下的车辆却少得可怜。以杭州为例,“之江车行”有五辆汽车,“永华车行”有六辆汽车,“西湖车行”有四辆汽车,“通达车行”有七辆汽车,“三友车行”只有两辆汽车……整个城市十三家车行,共有五十八辆出租车,平均每家不到五辆。成都的出租车就更少了,截止1937年,成都市区常住居民将近五十万人,登记在册的人力车有六千辆,而出租车只有九辆,平均每五万人共用一辆出租车。此外还有一些更为落后的城市,例如山西省会太原,全城没有一辆出租车,云南省会昆明也是如此。 当时出租车之所以如此之少,首先是因为购置费用太高,一般的经营者买不起。在整个民国时代,中国只能制造货车和电车,而且其中的核心部件主要靠进口,至于小轿车,必须整车进口,故此售价很贵。据陈存仁《抗战时代生活史》记载,抗战前一辆全新的福特轿车在上海售价一万两千块大洋,而上海市长的月薪不到两百块大洋,不吃不喝攒上五年才能买上一辆车。普通百姓收入更低,工厂里的熟练技工平均月薪三十块大洋,一辆汽车等于他们半辈子的血汗(参见《20世纪初日产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事实上绝大多数出租车公司无力购买新车,大家宁愿使用美国人开到快要报废的二手车,因为价钱相对便宜。二手车要花多少钱才能买到呢?我见过满清遗老购买二手雪佛兰轿车的契据,三成新的汽车,两千块大洋成交(参见《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按照粮食价格换算,两千块大洋大约相当于现在十几万元,这个价位并不吓人,但是大家必须知道,民国时代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超半数人民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十几万元在那个时代仍然是一笔巨款。 除了购置的成本,出租车公司还必须考虑当局的政策:某些城市对出租车数量有所限制。例如上海市政府规定全市出租车不能超过一百辆(参见陈伯熙《上海轶事大观》,台湾成文出版社1977年影印版),杭州市政府规定全市出租车不能超过七十辆,一旦车辆饱和,就不再对新的车辆核发牌照和营运手续(参见《杭州市汽车管理规则》,杭州市政府秘书处1934年编印)。与今天相似,民国的出租车牌照跟普通汽车牌照也有所区别,普通汽车的牌照是黑底白字,一看牌照就知道它是不是出租车了,假如自用车辆冒充出租车载客,很容易被交警发现。 虽然出租车数量很少,但是从事出租车运营仍然要面临激烈竞争:一是跟人力车的竞争,再就是来自出租车行业内部的竞争。 乘坐人力车跟乘坐出租车的档次相差太远,人力车是大众消费,谁都能坐,谁都得起;出租车是高档消费,包车一小时至少一块大洋(民国出租车一般都是按时计费),有时高达五块大洋,坐一次出租车可以造掉小户人家一年的积蓄(参见《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定位不同,顾客不同,理论上构不成竞争,但是实情并非如此:有些城市的人力车公司过于强大,可以包修公路,明设关卡,私建收费站,见了出租车不予放行,乘客想到某地去,必须乘坐该公司的人力车,这样出租车公司就没了生意。还有些城市的人力车公司联合起来游说政府,煽动市民,反对出租车上街拉活儿,迫使当局下令禁止出租车。 在出租车行业内部,由于公司众多,山头林立,也存在恶性竞争。那时候乘客想打的,不能在街头拦车,要提前给出租车公司打电话预约,约定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乘坐,这就给某些不守规矩的出租车公司提供了可乘之机:其经营者收买电话公司的接线员,窃听乘客的叫车电话,然后迅速调派车辆到达现场,等真正该拉活儿的出租车赶到时,这些出租车公司的车早就拉着客人走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