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1089—1127)是润州(镇江)人,太学生(社科院研究员),靖康元年(1126)连续4次上书宋钦宗要求诛杀“误国六贼”蔡京、梁师成、李彦、朱勔、王黼和童贯,终为国家除害,名动中原。靖康之耻金军第一次围攻开封,宋钦宗罢免主战派李纲,陈东率太学生和开封军民十余万到宣德门外下跪伏阙上书,宋钦宗被迫恢复李纲职务,再次名震全国。建炎元年(1127)五月初一21岁赵构在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登基称帝,为秀清明政治,5天后任命李纲为相,10天后下诏陈东赴应天府进言。但等陈东走到商丘,在位仅75日的李纲却因与主和派政见不一已被罢相。陈东和李纲素不相识,却再次挺身而出,连续3次上书宋高宗要求罢免奸臣黄潜善和汪伯彦,恢复李纲职务,还都开封,北伐击金。黄潜善和汪伯彦把他痛木了。此时抚州(江西)百姓欧阳澈徒步北上到达商丘伏阙上书,痛斥当权者误国,言辞激烈。黄潜善和汪伯彦于是密奏宋高宗,说欧阳澈指责宋高宗好色,同时牵连陈东,说陈东反对宋高宗父兄未死就登基。宋高宗好色如命,最后搞到连孩子都生不出来,却最恨人家说他好色;父兄未死即自行登基更是心中最大疮疤,绝对不能碰,遂大恨,点头示意,八月二十五官府捕杀陈东和欧阳澈于市,陈东年仅42岁,欧阳澈31岁。
宋高宗本来登基称帝就不明不白,现在抗金复国屁嘛儿没干,先罢名相李纲,再杀名满天下的直士陈东,顿时招致全国口诛笔伐,形象大黑。宋高宗像所有皇帝一样,又要杀人又怕担恶名,陈东与欧阳澈死后他马上表示此乃黄潜善和汪伯彦背他所为,黄汪却到处暗示自己“奉上意而行”,黄潜善见到捕杀陈东的商丘市长孟庾还当众责备他滥杀无辜,倒霉的孟庾只好一声不吭。刘豫得知此事后大喜,3年后他迁“大齐”首都于金军攻占的商丘,马上封陈东为安义侯,欧阳澈为全节侯,拨专款建双庙,向中原百姓揭发宋高宗“无德无道”,根本没资格当皇帝,搞得宋高宗只好亲自主持为两人平反,赐官祭墓,沉痛检讨自己“昧于治体,听用非人,至今痛恨之。虽已赠官推恩,犹未足以称朕悔过之意。”
其实,杀陈东和欧阳澈,主凶就是宋高宗。第一次绍兴和议后金人归还商丘,宋高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授意拆毁刘豫为他们所建双庙。
宋高宗杀陈东,即15年后杀岳飞的预演。
看官须知,宋朝大官的儿子当官可以通过“荫补”,但寒门学子想当官只能通过科举。在宋高宗与秦桧淫威之下,宋高宗朝应试必须颂扬宋高宗投降政策,学子们只能揑着鼻子写一大堆违心的话,即使朱熹、张孝祥这些大文人也不例外,但他们自己心中很明白这些文章的价值,张孝祥自编《于湖居士文集》就没收入他被宋高宗钦点中状元的那篇策文。
与此相反,歌颂宋高宗谋杀岳飞正确,就变成了梦想升官发财的小人立马见效的捷径,其中以孙觌(音敌)为典型。孙觌是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幼时颇得苏东坡器重,文采过人,但历史气场却跟苏东坡没得比,是个不可救药的官儿迷,一辈子照死里逢迎当权者,早年依附奸相汪伯彦和黄潜善诋毁李纲,靖康之耻时帮着写降表。绍兴元年(1131)他代理临安知府(杭州市长)不到一年就因盗用军费被免职,为了赢回宋高宗垂青,他又玩儿命阿谀万俟卨,诋毁岳飞说:“而干戈铁钺,亦未尝有所私贷,故岳飞、范琼辈皆以跋扈赐死”。孙觌这席话非常恶毒。明受之变时范琼统领“八字军”,苗傅和刘正彦被抓后他居然出面为他们讲情要求不杀,认真说起来算谋反。把他与岳飞并列,等于坐实岳飞谋反。可范琼被杀时建康(南京)全城欢欣鼓舞,而岳飞被杀时“天下闻者无不垂涕”。孙觌才高八斗,难道不知道范琼与岳飞的区别?然而他依然昧着良心说这个话,可见这个进士的卑鄙无耻,虽然他卑鄙无耻确实达到了宋高宗的要求,但人缘实在太烂,结果终生再也没在官场上有什么进步。
尽管涂改历史似乎很成功,但宋高宗深知岳飞不是陈东,因此非常害怕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于是这个有才气没骨头的皇帝重演谋杀陈东故伎,在岳飞死后到处暗示这事儿是秦桧干的,表示当时自己受制于秦桧,根本不能独自作主,秦桧死后他更是差不多正式宣布杀岳飞乃秦桧“矫诏”。
建炎元年(1127)到绍兴十二年(1142)正是宋金且和且战,南宋抗战派和投降派斗争激烈白热化时期,这也正是岳飞投身抗金到被害的时间。秦熺在绍兴十三年前将这部分国史日历编撰完成。《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李心传)和《三朝北盟会编》(徐梦莘)都是关于宋高宗朝重要史籍,它们都肯定岳飞,但关于岳飞的记述都残缺不全、错漏百出。李心传和徐梦莘是相当严肃的史家,这些问题主要拜宋高宗大兴文字狱、秦桧严禁私史和秦熺大肆篡改官史之赐。
秦桧在宋高宗默许之下发动整个国家宣传机器,倾全国财力、人力与影响力,官史颂宋高宗即“大功巍巍,超冠古昔”,赞秦桧则“大节孤忠,奇谋远识”,诋毁岳飞均“稔成罪衅”,“逆状显着”。后来宋孝宗的三个定谥文件《忠愍谥议》、《武穆谥议》和《武穆覆议》也明确说:岳飞功劳国人皆知,却无法在官史中找到根据。可见秦禧同志的工作还是颇有成绩的。要按官史,宋高宗和秦桧就是挽救中国的民族英雄,而岳飞则是拥兵谋反的最大叛贼。奇怪的是进入21世纪后有不少“独醒”也来抢拾秦桧余唾,举官史而否岳飞,而这些“独醒”通常是逢官必反的,是为21世纪初中国之咄咄怪事。
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不过百余年,随着宋朝的消亡,宋高宗的官史便成为“满地黄花堆积”,“如今有谁堪摘”。涂抹官史和严禁私史之后,宋高宗竟认为文过已经饰非,万世万代看见的宋史,就是这样了。宋高宗和秦桧如此聪明绝顶的人,会如此愚蠢地把历史看作自家丫鬟,认为自己想怎么糟蹋就怎么糟蹋,绝不会有人出来说个不是,只能让人感叹“利令智昏”。封建王朝皇帝的可悲也在于此。根本不用等到万世万代,就在宋孝宗接班后,有个名叫林升的诗人在临安过夜,在旅店墙上题诗一首《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就算给宋高宗盖棺论定了。
岳飞背刻“精忠报国”流传万世万代,配飨中国与中国百姓。
宋高宗背上刻的却是“直把杭州做汴州”。
这,是中国百姓的一致意见。
这林升连芝麻大的功名都没有,跟《说岳全传》作者钱彩一样,哪年生的哪年死的都查不到,却凭这首小诗走入中国历史。
可见中国百姓多么仇恨风流才子宋高宗大皇帝。
人民,不仅是创造历史真正的动力,更是书写历史的史官。
宋孝宗之后,南宋历代皇帝更是频频给岳飞加封,可见岳飞忠良,是南宋天子他们家的共识。嘉泰四年(1204)五月二十日宋宁宗皇帝追封岳飞为鄂王,圣旨曰:“岳飞忠义殉国,风烈如存,虽巳追复原官,未尽褒嘉之典,可特与追封王爵”。五月二十一日三省同奉圣旨:“追封鄂王、左札付故迫封鄂王本家”。岳飞就此封王,因此杭州岳庙里的岳墓全名为“宋岳鄂王墓”。看官须知,绍兴四年(1134)32岁岳飞被宋高宗封为“武昌县开国子”,到第二年二月即升为“武昌郡开国侯”,九月升为“武昌郡开国公”,可是到69年之后,才终于称“王”。这公侯伯子男并非官职,而是爵位。宋代爵位共有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12等,其中郡王以上只封给赵家皇室人员,皇子和兄弟封“亲王”,即与皇帝有直接亲属关系之王也。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宗室近亲承制特旨者封郡王。岳飞被封为“王”,是很高的荣誉。
宝庆元年(1225年)二月三日宋理宗赵昀赐谥岳飞太师,并终于给了岳飞大臣最高的谥号“忠武”。宋景定二年(1261年)宋理宗又改赐岳飞谥号“忠文”,没有说理由,诏书只说曰“岳飞改称忠文”,大约是觉得岳飞文字也不弱。
不仅如此,后来连岳飞曾祖父、祖父与父亲岳和都封了太师等大官儿,老婆李娃死时被宋孝宗赐以国葬,算是备极哀荣。
最有意思的是,宋朝已经完蛋了,但后来历代历朝的皇帝继续加封岳飞,元至正九年(1349)元惠宗皇帝封岳飞保义,诏书曰:“岳飞封加赐保义,余如宋”;
明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令岳飞配享宋太祖,就是说他认为宋高宗配不上岳飞。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明神宗封岳飞为“三界靖魔大帝”,岳飞从此连魔界的事儿都要管啦。
清乾隆多次造访杭州岳庙,亲自撰写《岳武穆论》,他非常赞赏岳飞的名言“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亲自题诗“两言臣则师千古,百战兵威震一时”。乾隆号称写诗两万多首,多为烂诗,只这两句,无论辞句还是立意,都还可以拿到桌面上来说一说。
连清朝的慈禧太后也为岳飞题匾“忠灵来泯”。这是慈禧太后对中国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
但是,所有这些历代皇帝的封赏,都不能决定岳飞历史地位。
决定岳飞历史地位的,是人民。
我们平时老看见当官儿的,所以经常怀疑人民是否存在,我自己到底是不是人民。其实仔细读历史咱们就知道,只有人民才能决定历史,篡改历史,销毁资料,屁用都没有。
宋孝宗为岳飞昭雪,直接改善岳飞子孙生活和社会地位,对他们非常重要,但对岳飞却并不重要,因为在民间根本不需要给岳飞平反,查遍宋朝史料,除了那些欲火焚身的无耻文人之外,从来没见过老百姓骂岳飞叛国的。恰恰相反,岳飞遇害后杭州市民莫不哀痛悲悼,不少人泣不成声,“下至三尺之童”都唾骂秦桧。宋廷将岳飞狱案“令刑部镂板,遍牒诸路”,广告岳飞叛国,想把岳飞搞倒搞臭,反激发百姓痛悼岳飞。岳飞死后一年鄂州军(岳家军)将领前往武昌郊游,有军士吟诗一首“自古忠臣帝主疑,全忠全义不全尸。武昌门外千株柳,不见杨花扑面飞”,隐指岳飞冤案,将士闻之潸然泪下,郊游废然而止。20年后金海陵王完颜迪古乃南侵,御史中丞汪澈到武汉动员军队抗金,岳家军将士联名上状,要求为岳飞申冤,“哭声如雷,万众大呼:为我岳公争气,效一死!”汪澈劝慰多时方止。岳飞身后江南百姓家家户户张挂岳飞像,奉祀不衰,民间广泛流岳飞传说,鄂州(武昌)城内旌忠坊特为岳飞设立忠烈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