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周瑜(2)

时间:2013-08-05 09:00 来源: 作者:博爱慎行 点击:
而且,周瑜不仅能够审时度势虚心采纳黄盖、吕蒙等将领的计策并屡屡取得成功,而且自己也能巧施计策。比如说:草船借箭的故事本身是真实发生的,演义中把它归功于诸葛亮,而且还说尽周瑜嫉妒诸葛亮之词,而在正史上


  而且,周瑜不仅能够审时度势虚心采纳黄盖、吕蒙等将领的计策并屡屡取得成功,而且自己也能巧施计策。比如说:“草船借箭”的故事本身是真实发生的,演义中把它归功于诸葛亮,而且还说尽周瑜嫉妒诸葛亮之词,而在正史上常常把它归功于孙权,而实际上草船借箭的发明人恰恰是周瑜本人,在《三国志平话》中有周瑜巧计借箭的记载。


  在周瑜战功赫赫之时,诸葛亮才刚开始玩嘴皮子。诸葛亮留下的唯一战略之作《隆中对》,不仅是抄袭了周瑜的观点,而且被一代伟人毛泽东批为: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在周瑜仙逝N年后,诸葛亮借托孤之名实际执掌偏安一隅、弱小的蜀汉政权,连年北伐征战(即演义中的“六出祁山”),屡战屡败,最后落的是:外患未除却新添内患。《三国志》对诸葛亮是这样评价的:“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可见,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其短处。


  周瑜不是一名简单的文臣、武将或军师,他是真正的统帅!而与其能相媲美的只有曹操。然而,周瑜选择了辅佐,曹操选择的是称王。但辅佐的,却打败了称王的,而且是典型的以少胜多的硬仗!周瑜二十岁即当县长,卓而不凡呀,但与后来官至丞相的诸葛亮相比,定要逊色,但从军事才能上看,诸葛亮几乎没有什么闪光之处,不可与周瑜并肩相提。


  四、周瑜遭后世狂贬的历史溯源


  综上所述,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旷世奇才:他是一个刚柔相济的才俊人物,具有无可挑剔的优秀品格和令人赞叹的文武宏才,加之上天又特别偏爱给了他俊美的外貌,内外皆秀又风度翩翩,还有国色天香美女在相伴,称得上是十分完美的,就像他的名字一般如瑾似瑜(瑾瑜,皆指美玉,喻意美德、优点、美好)。那么,为什么周瑜的形象在后世会出现变异,最后在民间变得面目全非,成为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的小人的呢?


  周瑜身后的厄运源自于东晋。这个偏安一隅、只拥半壁江山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开始在正统论上大做文章。他们巧妙地选择了同样割据一方的蜀汉作为正统。而周瑜生前身处非正统的东吴,自然中枪而被认定为“小人”。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习凿齿的《汉晋春秋》。此后数百年,蜀魏正统之争纷纷扬扬。到了唐朝,正统之争开始出现在诗词中,历史在文学中开始出现偏差。比如说:杜甫对蜀汉的诸葛亮极为推崇与同情;而杜牧则以“东风不予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之句调侃周瑜。


  到了宋朝,形成了朱程理学占据主导思想地位,极力推崇“帝蜀寇魏”论,尊刘贬曹渐成定局。最尴尬的当属东吴,为了尊刘,自然要在贬曹的同时抑吴,作为孙权集团的周瑜,其形象自然也难逃打压。周瑜的形象就此彻底被扭曲,在宋元之际出现的话本《三分事略》中,周瑜的形象一落千丈:在政治上,他鼠目寸光,为一己私利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在军事上,他看似颇有才华,却又似乎人皆可败;在人格修养上,他好大喜功,心胸狭隘。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为绝唱。随后的元明清三代,对人物的善恶褒贬虽有数度浮沉,但“尊刘”、拥“帝蜀”的立场没有出现根本性动摇,直至明末罗老先生着的《三国演义》,对曹魏、孙吴两国人物做了大量的扭曲贬低,以此拔高蜀汉,把不管是曹操还是孙权、周瑜等做的好事,尽可能嫁接到刘备、诸葛亮等身上去,反过来把刘备、诸葛亮等差强人意的事情往曹、孙等人身上推,实在不好意思推的就干脆往刘备、诸葛亮部下转。最终把周瑜的形象彻底钉在了自相矛盾的演义标准上,而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中仿佛达到了极点。


  (本文内容由博爱慎行—乐奀根据史籍网络资料收集整理而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生活就是一个小品

作者:孙银芳

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在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我们应该…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