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孟子的民权思想,归根到底只是仁政

时间:2013-04-19 14:54来源: 作者:weidong790 点击:
孟子说民贵君轻,得乎丘民为天子,意思是说主权在民,君权民赋。当然孟子也说到了君权天授孟子说舜之有天下天与之,又说天与之人与之,其实根据孟子的论述,天意主要是民意①,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上》)。孟子喜欢绕着圈子说话,这

  孟子说民贵君轻,“得乎丘民为天子”,意思是说主权在民,“君权民赋”。当然孟子也说到了“君权天授”——孟子说“舜之有天下”“天与之”,又说“天与之”“人与之”,其实根据孟子的论述,天意主要是民意①,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上》)。孟子喜欢绕着圈子说话,这是孟子的一贯风格,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孟子大概深谙此道。
  
  而当君主(天子)将人民百姓至于暴政之下时,人民有权“变置”君主,夺回权利,所谓“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否定了这是弑君行为,因为自绝于人民就不是“天子”了,“天”降了顶上的一横,再去了有尊称意义的“子”,就只剩“一夫”“独夫”了。)
  
  孟子的思想很让人震撼和敬佩。
  
  然而孟子的问题在于,他承认百姓有授予和夺回君主权力的权利,但并没有说怎样授予和怎样夺回,换句话说孟子只承认民权,而没有民主程序,没有民主的可操作措施(或者说孟子承认了民权,没有说民权怎样操作,即怎样维权。)。
  
  所以孟子的思想主旨不是民主,仍是君“主”,只给管理者提供了操作程序——仁政。
  
  当然,严格的说,孟子也说到了百姓怎样授予与夺回——授予的方式是“暴之于民而民受之”,但这等于没有说程序,因为前提是承认先选出了君,他的所作所为被人们所接收,才叫人们认可他,从而才证明他有了合法的权力,否则就是僭越。(注意,这不是演说选举的方法啊。)
  
  而夺回权力的方式,孟子只是承认了暴力革命是正义的,暴君是可以被诛杀的,但是否提倡这种手段,这一点只字未提,我们也不好妄加断论。
  
  我想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孟子也是有大爱爱民的人,通过战争手段流血牺牲显然有悖于“仁”的宗旨,所以他拒绝承认暴力革命有大量的流血牺牲,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者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后来的康有为一直反对暴力革命,一个重要理由是要有流血牺牲,这显然不是仁者爱人的表现。
  
  所以孟子毕竟不是到处宣传革命,而宣传“仁政”,可以说是改良手段吧。
  
  孟子提出君“主”操作程序——仁政,这一点毫无疑问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周天子以及诸侯国君已然存在。只是在论证他们的统治权是否合法,如果目前不合法,那么怎样变得合法,当然是实行“仁政”,孟子说“今之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矣。”(《孟子·离楼上》)
  
  所以,在孟子的观点里,所谓民权,主要是民有选择权但没有选举权,只是用脚投票;迫不得已才暴力革命来捍卫民权。
  
  这样,因为承认“民权”又没有“维权程序”——“民主程序”,所以,两千多年来中国会之在“一治一乱”,“革命——王朝”这样的模式中循环,毕竟正义的革命还是被认为是符合天意的。
  
  阴阳家后来提出“五德终始”说,这一点更为改朝换代提供了理论依据,当然这依据包括暴力革命的也包括非暴力的方式的,譬如王莽的“新”。这其中就隐含着一种捍卫“民权”的“维权程序”意义。毕竟一般而言,后来之王朝要想稳受祚祭,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迎合民意的。
  
  到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应该是儒家与阴阳家结合,通过“民意——天意”来制约君权,维护民权的一种方式。
  
  从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出,我们这个民族两千多年来其实一直在探索一条维护民权的制度,或者说如何制约君主专制的方式②。
  
  **********
  
  ①另外必须指出,其实孟子主张的还是“君权天授”——这里面其实有两层内涵,一是天意即民意,另外天意是鬼神意旨,孟子说“使祭祀鬼神而鬼神享之”。这一点我们往往忽略,以为鬼神是虚无缥缈的事物,是孟子这么一说,空话而已,其实不是这么简单,我们应该相信,古人是崇敬鬼神的,所以天意应该是包括民意和鬼神意的,(是一种大的宇宙和谐概念),不过一般而言尊重了民意,也就尊重了鬼神意,因为一般而言鬼神毕竟是由人转换成的(这是一种大的宇宙道德)。当然不管怎样孟子的思想还是重点在“民为贵”上。这里强调“天”的这一内涵,是想说这个天还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的,是一种超乎人之上的力量,不完全是人世间的“民意”。
  
  ②还有一个问题要说一下,墨子提出尚贤的理论,要义是贤人有管理社会的权利,包括天子,而不是世袭的贵族或既得利益集团,墨子说“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当然墨子生活的时代,也是周天子以及诸侯国君已然存在的时代,所以这“尚贤”主要是上级尚贤而不是下级平民百姓尚贤;当然两千多年的社会事实——上级的尚贤:上级选拔贤能,而不是下级选举贤能。而科举制度,可以说是这一上级尚贤的最好操作程序了。(当然就笔者理解,这所谓贤能的一个标准就是是否掌握“兼爱”“非攻”“尚鬼”之道)
  
  西辙
  
  个人观点,敬请方家斧正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尘埃落定:康巴藏族的故事

作者:阿来

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却有着超…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