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古以来巫医不分,孔子专为此佐证
时间:2012-12-10 19:19来源: 作者:易界神刀 点击:
次
西周以后,礼崩乐坏,职官分化,医术也开始流向民间,师徒传承,逐渐形成了一种职业。与此同时,医家也开始注意总兴奋剂自己以及前人的医疗实践经验,使得医药之术逐渐系统化、理论化。《七略》著录西汉以前的书籍,其中“方技略”下共收“医经”、“经方”、
在《论语·子路》中有这样的话: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这里记载的是孔子所发的一段议论。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要是没有恒心,连巫医也不能做的。’这句话说得好啊!‘人要是不能持久地保持德行,就会招来耻辱。’”(此语出自《周易》爻辞)
对于孔子的这段议论,我们要指出两点:第一、孔子强调的重心是持之以恒的德行;第二、孔子认为巫、医两者有某种相通的共性,而且对其颇不以为然。在这里要说的是,现今很多人关注的却恰好是后者,因为这其中蕴涵着医术起源的重要信息。
事实上,中国传统医学的历史也是很悠久的,其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传说时代。从字面上看,“医(醫)”字其下从“酉”,而“酉”字本是盛酒之器的象形,并且可以与“酒”通用。那么,“酒”与“醫”之前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酒是最早的一种药。比如,古医书《黄帝内经》论及酒的作用时说:“邪气时至,服之万全”,后世也有“酒为百药之长”之说,可见酒在古代医药中的重要地位。
不过,有的人会问,酒作为药的重要性又来自何处呢?这就涉及到了酒的更古老功用了,即联通人神之间的通道。酒本来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刺激大脑神经兴奋,使人有腾云驾雾、飘飘欲仙之感,但早期的人们不知其所以然,就把这种作用神秘化了,认为这是神灵使然,或者认为是与神灵交通的结果。因此,在原始巫术和宗教里,酒就被当作一种与神灵交流的重要中介,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这样的记载。而在古人看来,通神之物本身也有神性和神力,可以医治疾病,所以“醫”从“酉(酒)”。又由于通神之术和医药之术主要是由巫师来掌管,因此“医”在古代又写作是“醫”。由此可见,巫医原本同出一源,或者说,医本出于巫,医术其实是从巫术中分化而来的。巫、医的这段渊源,注定了医术在后世与数术之间的难解难分的复杂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理性的发展,巫的地位也逐渐下降了。在“绝地天通”之后,巫的地位为职官所取代,医药等方技之术也转而为职官所掌握。比如,《周礼·天官·冢宰》中就列有医师以及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等专职官员,表明在三代时期医术已经开始从巫术当中逐渐独立出来了。当然,巫的活动并未完全消失,此前巫医合一的文化风貌也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的,像《山海经·海内西经》中说六巫“皆操不死之药”,《大荒西经》也有十巫升降于“百药爰在”的灵山之说,其中巫咸、巫彭在《世本》、《吕氏春秋》等古籍中又明确被称为“医”,其名在甲骨文的卜辞中也屡屡出现,可见其活动年代大致不出殷商时期。
西周以后,礼崩乐坏,职官分化,医术也开始流向民间,师徒传承,逐渐形成了一种职业。与此同时,医家也开始注意总兴奋剂自己以及前人的医疗实践经验,使得医药之术逐渐系统化、理论化。《七略》著录西汉以前的书籍,其中“方技略”下共收“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之书:前两类是系统的医学理论和药剂学、药物学著作;“房中”书主要与性学、优生学有关:“神仙”书则与饮食以及后世的体操、气功等养生健体方法有关。这里,我们从“神仙”之名、书的内容以及这种分类方法本身来看,仍然可以略窥上古以来巫医不分的神秘主义气息。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