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从雪藏的真实历史看大明王朝的最终失败

时间:2012-06-20 17:59来源: 作者:李连利 点击:
晚明在当时世界上的位置,犹如今天的美国,甚至有过之。论经济,晚明的GDP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全世界至少三分之一的白银流入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白银帝国。在军事上,北部的蒙古敌人已经和明帝国处在边贸热络中,虽然有威胁但已经和平相处。南部、东部、西部

  作者写史理念:明朝的历史真相被雪藏了许久,本世纪初明朝的价值得以被迅速扩大化。然而,物极必反。当目光全部都投入到了帝王将相的尔虞我诈、金戈铁马的时候,许多历史真实被人们忽略了。特别是在这个虚浮的时代。有的人为了一鸣惊人,或对历史进行了戏谑或开展对历史人物的“扒粪远动”。可历史的价值什么?如果仅仅是告诉你历史是这样的,那么,我们永远无法得知历史的真相。因为,历史的真相是我们无法得知的。我们能够得到的仅仅是一种趋势。
  
  历史的价值研究了趋势之后,就要明确对今天能有何裨益?对今天没有价值的历史其实并不需要去追求,因为,现在的中国等不起。
  
  在现在的中国,人们仍然在阅读历史的同时不断地忘记历史。中国历史虽然广博深厚、文章典籍虽然充天满地但似乎国人并没有对其真正地阅读过。仅仅是满足于知道了这一层面。
  
  知道之后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这样的价值是什么?对今天有什么借鉴。但因为需要数据、需要拗口难懂的理论作为阅读的媒介进行讲解。为此,绝大部分人避之犹恐不及。
  
  知道之后没有下一步的跟进,人们就会总在历史原点处打转,或者没过多久就会再次踏入同一个陷阱。而如今,我们似乎正在朝着历史陷阱走去。
  
  写作背景:如今,我国成为了GDP世界第二,军事实力大部分人认为世界第三,但有些专家则认为是第三到第八之间。如今是经济社会,所以GDP第二立刻成为部分人、大部分媒体的热点。人们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自夸、自恋。结果,美国重返亚洲,立刻让某些人慌乱异常。很巧,写这本书时正是2010年,出版这本书时是2012年。序言中的对某些人的批评,今天读起来恍如隔世。自夸、自恋者似乎变成了胆战心惊。
  
  其实,历史很相似。今天的中国与明朝中后期很类似,今天的美国很像当时的葡萄牙(西班牙)。当然,历史不可能完全与今天相同,例如美国未来的挑战者将不会出现于欧洲,且五十年内不会被真正超越,从而不像葡萄牙、西班牙那么短命。但中国的历史似乎非常像,过去的北部敌人(满蒙)换成了亦敌亦友(普京是个现实主义者)的俄罗斯。国内则两级分化、奢侈、腐败等等。唯一不同的是,如今的中国像明朝隆庆年间,尽管危险但尚未到达崇祯年间的无可救药。
  
  这便是我极为急切希望让这本书被多人知道的原因。
  
  本书主要内容:本书的核心就是讲述明朝为何失败。
  
  晚明在当时世界上的位置,犹如今天的美国,甚至有过之。论经济,晚明的GDP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全世界至少三分之一的白银流入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白银帝国。在军事上,北部的蒙古敌人已经和明帝国处在边贸热络中,虽然有威胁但已经和平相处。南部、东部、西部皆安享“天子”尊荣。在海上,虽然明帝国已经没有了中前期的强大海军,郑和时代已经远去。但是,即使如此,明帝国的海军在近海仍是无敌的,当时的葡萄牙殖民者被迫在中国面前彻底失去了野心,侵略者头子安心做起了中国的乡长;西班牙的五万大军美梦被绞碎、荷兰同样在外海游弋;英国开了几炮之后就做起了“国家海盗”。
  
  很明显,晚明的军事实力令中国绝没有被侵略成功的担忧。
  
  然而,经济第一、军事强大的明帝国突然间倒塌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自明初洪武皇帝朱元璋继承了历代朝贡贸易,制定了积极地扶住农民、农业政策(主要是轻徭薄赋),筹划了令今天都会为之折服惊叹的荒政政策之后,明帝国日渐强大。虽然对外、军事上有土木堡之变,但在当时的国际上仍然是毋庸置疑的天字一号。
  
  这一切的基础都在于经济的发展。
  
  由于朱元璋荒政政策的成功(无论何时何地做何事只要发生灾害都可通报商定救灾、救灾彻底公示),扶住农民、农业政策成功之后,农业获得了极大发展。有了农产品富余之后,人们便开始进行了贸易。随着朱元璋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水陆交通体系,长途贩运成为了可能。逐步在农业中获得发展的一些农民开始从农业中走出,响应朱元璋的号召开始为政府运量到边关。
  
  因为,明初边屯做得很不错,因此,农民运粮到边关还不算多。但朱棣之后,由于边屯生长极限,而边关军人及军属逐渐增多、腐败开始滋生等原因。运粮到边关的行为越来越多,由此,陕商开始崛起、晋商紧随其后。两大商人集团被称为“西商”。
  
  西商利用运粮食到边关获取茶引、盐引,开始贩卖盐茶。到后来,陕西控制了四川的井盐;晋商和日后崛起的徽商控制了海盐。在这种情况下,北方经济在逐步发展的同时,走私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
  
  北方走私的主要是盐、茶到边关地区,而南方的走私贸易则更加疯狂,由此,徽商、闽商、浙商中的部分坏分子(请注意是部分)开始了大规模的走私外运。
  
  走私商逐渐成长之后,他们开始与地方官员合谋逐渐漂白,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商人有自己的户口。因为只有有了户口才可以做官,只有做官之后才能保证家族商业不被以“官商”为主体的西商的吞并。结果,最终,商人们在万历年间终于有了户口。商人开始大规模进入官场。但商人由于受到了几千年的蔑视,突然间获得的尊重让他们一要拼命保住家族利益以利于保住官位从而扩大家族利益;二疯狂将官场的一些潜规则,如行贿迅速公开化、规模化(例如之前靠官员贪污原被告、侵吞地方豪族,而如今则是家族商人的大规模行贿);三将享乐主义以及商人唯利带入了官场,某种意义上说,明灭之后中国有那么多汉奸出现这也是原因之一。
  
  官商、走私商、一般商人在成长壮大的同时,带动了几乎所有行业的兴盛,十大商帮在互相竞争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代言人。正如崇祯所说:居官有同贸易。
  
  行业兴盛的同时,带动了明朝娱乐业的极大发展、城市化大规模发展、海外贸易(大部分是走私贸易)蓬勃,而这一切都需要货币。货币在明朝主要是纸币、铜钱和白银。由于,朱元璋父子在经济上的短视,纸币成为了搜刮百姓的手段,铜钱极度不够,白银逐渐成为主体货币。
  
  白银之所以成为主要货币,就是因为西方随着地理大发现,美洲白银被大规模运到中国。与此同时,日本银矿被发现逐渐成为中日间的主要贸易结算主体。尽管,欧洲列强、日本诸侯等都极力反对白银流入中国,但在强大的利益引诱下,其他诸国的白银被迅速导入中国。由此,中国的白银帝国在万历年间出现了。
  
  正德、嘉靖、万历三位皇帝构成了明朝由盛转衰的缓慢历程,虽有隆庆的努力,但历史终不能改变。三位皇帝既不能阻挡腐败现象的扩展,又不能顺应历史发展开放海禁(嘉靖反而把海禁政策认真执行起来了,正德虽然荒淫却使海禁名存实亡了。)虽然,隆庆皇帝开始对商人征收商税。但正德、嘉靖却并没有看到商人势力的庞大。最终,到了万历年代,尽管万历想进行商税改革,但已经有了强大代言人的商人集团与文人集团合谋开始阻挡这种改革。双方争了个筋疲力尽,谁都没有说服谁、压服谁。就在这一时期,满清开始强大起来。
  
  万历死后,熹宗、思宗特别是思宗虽有强大之心,却已然穷途末路。官场人人只为自身利益,官商、王族、走私商、一般百姓等见到朝政日坏,逐渐将白银进行窖藏以备日后不时之需。与此同时,各白银的大量掌有者进行了大规模的奢侈化消费,大量白银又被一些娱乐业者进行收藏。晚明城市内是一片畸形发展中。而占人口大部分的农业人口则身处水深火热中。
  
  在他们大把大把花钱的同时,明中央政府却因为没有钱而不能对大规模的灾民进行救助。朱元璋创建的荒政体系已经完全失灵,农民只能铤而走险开始起义。晚明很不幸,世界上第一大地震、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干旱以及鼠疫等几乎同时爆发,明政府对内处在极为无序状态。
  
  更为严重的是,明初朱元璋父子对土地兼并积极抑制的政策,没有被后代们继承。再加上朱元璋设立的失败的人口统计政策、百姓等级划分制度,官员、官商大规模地吞并人口形成大量的奴婢以及流民。到了弘治年间,在有明一代最有成果的经济学家、阁臣丘浚的指导下,各阶层对土地兼并都坐视不管。
  
  土地荒芜、不纳税土地增多的情况下,靠农业税和盐税(官商垄断盐业使大规模盐税流失)为生的明中央政府只好拣最容易下手的土地政策下手(垄断盐业的官商本身就是张居正改革的核心成员,例如王崇古、张四维等),在嘉靖年间就出现的“一条鞭法”,在海瑞、庞尚鹏的实践下,在南方各省已经获得广泛支持。张居正上台后,由南方推向了全国。虽然,反对者言之有理,但为了解决政府收入问题保住政权,张居正对正确的反对意见也一并进行了打压,从而,丧失了改革派中的传统派如海瑞等人的反对,使一条鞭法丧失了更好、更正确的走向。
  
  最终,一条鞭法被反对者以及既得利益者(原张居正的支持者)合谋进行了阉割。明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样继续无以为继中。
  
  晚明就这样失败了。
  
  然而,晚明在死去之前,却让今天的国人仍然有一种缅怀。即使在此情况下,中国仍然打败了日本侵吞朝鲜的图谋、将葡萄牙侵略者彻底打服变成了中国的地方官员并使葡萄牙成为中国政府的最后一个外国朋友。仅此一项,使我们似乎能够原谅明政府没有保护好马六甲、琉球等属国和贸易中转站的政治短视。
  
  附:本书内容简介和序言
  
  白银帝国的形成必须要有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在需求方面,明帝国商业的发达,催生出了官僚商人和走私商人两大商人势力。在他们和传统统治阶层的共同享乐化消费倾向下,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全国性的享乐化消费。如此,就造成了对白银的巨大需求。这便构成了前三章的主体内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1943黄金大争战:一场夺金大战

作者:岩波

年轻的地下党员郭晓冬领命潜伏进入黄岗山金矿,与黄岗山财东马万祺合作,利用其暗藏的一百支步枪和弹药对日伪军进行伏…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