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体验,真正意义上的美学巡视:读《美的历程》小记
时间:2010-11-06 01:26来源:半壁江
网 作者:冷得像风 点击:
次
我认为好的书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声音。李泽厚这本《美的历程》就是有属于李泽厚特有的声音的好书,声音里透出文学广度、历史深度、哲学家高度,可以从中看出作者敏锐的感受能力、清晰的思辩能力、宏观的概括能力。 李泽厚先生系湖南长沙人,出生于1930年6月
我认为好的书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声音。李泽厚这本《美的历程》就是有属于李泽厚特有的声音的好书,声音里透出文学广度、历史深度、哲学家高度,可以从中看出作者敏锐的感受能力、清晰的思辩能力、宏观的概括能力。
李泽厚先生系湖南长沙人,出生于1930年6月。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理事等。李泽厚成名于五十年代间的美学问题论战,被称为当时美学三派之一(另两派为朱光潜、蔡仪)。其美学特色是现代哲学观念与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合。他曾经以注重主体性实践哲学,崇尚“人化”的“主体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在当代中国的美学界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美学历程》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商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
“思想”是书的灵魂,我认为《美学历程》的魅力在于它有深刻的思想。这个思想而只是关涉中华民族精神的命运。中华民族精神的命运是由“天人合一”所规定的。儒家、道家以及以后的禅宗都是这样一个“天人合一”不同维度的阐述。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李泽厚先生认为,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的仍然是现实生活,故而考察一个时代的文艺,必先考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本书的每一章都大致遵循着这一思想构架而展开。这是我读《美的历程》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点。
《美的历程》另一个不一样的体验是:李先生辅以一定数量的图片,直观而形象,令我们得以凝视历史的表情,感触美的气息。正如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对图片魅力的解析一样:“你不能藐视那已成陈迹的,僵硬了的图像轮廓,你不要以为那只是荒诞不经的神话故事,你不要小看那似乎非常冷静的阴阳八卦……想当年他们都是火一般炽热虔诚的巫术礼仪的组成部分或符号标记。它们是具有神力魔法的舞蹈、歌唱、咒语的浓缩化了的代表。它们浓缩着、积淀着原始人们强烈的情感、思想、信仰和期盼。
《美的历程》,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提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最后,以李泽厚先生写在《美的历程》结语中的一句话作结:“俱往矣。然后,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