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解析部派佛教的内在艺术

时间:2010-11-05 22:31来源:中国文学论坛 作者:寄北 点击:
在艺术史发展过程中,宗教元素一直伴随而来。宗教和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佛教是宗教的一种。可见,佛教的内在艺术美感是必然存在的,它与佛教的教义、观念等等想结合,以独特的魅力流传至今。 印度的佛教总共经过了四个发展阶段:1,原始佛教阶

  在艺术史发展过程中,宗教元素一直伴随而来。宗教和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佛教是宗教的一种。可见,佛教的内在艺术美感是必然存在的,它与佛教的教义、观念等等想结合,以独特的魅力流传至今。
  
  印度的佛教总共经过了四个发展阶段:1,原始佛教阶段(公元前6-5世纪至前4世纪中叶为止);2,部派佛教阶段;3,大乘佛教阶段(公元1世纪左右到7世纪为止);4,密教阶段(7世纪后到12世纪末为止)。
  
  下面,具体来分析部派佛教的内在艺术存在方式与表现方式:
  
  由于对教义、戒律的理解不同,佛教内部分裂为上座和大众两部,并由此演化出许多教团,后称为十八部或二十部,约从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开始到公元1世纪为止。部派佛教总共主张三个佛教哲学,即宇宙的实有与假有、有我与无我、有神论与无神论。
  
  照唯物观念看来,宇宙是实有的存在。而在部派佛教看来,宇宙既是虚有,也是实有的。有这样一则佛教故事:“时有风吹帆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帆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帆动,仁者心动。(注1)”它阐明是人心在动,人心不动是不会感觉到风动和帆动的,所以一切的事情都是人心的动,如果没有心动,那么就不会场有那么多烦恼了。佛学常常讲境由心起也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世界是唯心的。但这个唯心与我们课本上学的唯心主义不是同一个概念,唯心主义讲的是意识决定物质,而佛学讲的唯心是意识决定意识,世界只是意识的集成与显现。
  
  在部派佛教教义里,将参佛的境界分为无我与有我的区别。有这样一则故事:“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注2)”认真的分析这则话,可以看出三个层面来。其一,当初参禅,俗见未破,“执色者泥色”;其二,参禅有日,俗见已除,悟出诸法皆空的真谛,然而又落入“说空者滞空”的偏执,而“滞空”也是一种有,尚不是“毕竟空”;其三,经过不断否定。达到了“毕竟空”的真知,这时,无空无色,亦空亦色,非真非俗,亦真亦俗,由此观照山水,山非山而山,水非水而水。
  
  在佛教体系里,有诸佛和菩萨的等级区分。例如如来代表智慧,四菩萨为观世音(大悲菩萨)、文殊(大智菩萨)、普贤(大行菩萨)、地藏(大愿菩萨)等。而“离一切诸相即为诸佛(注3)”,认识到了世界本质是虚幻不实的,并对一切事物都不执着迷恋,这就能成佛了。这样,无神论和有神论互相的冲击结合,佛于大众中,人人可为佛,又人人本非佛了。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艺术的本质在于美,没有美就没有艺术。宗教的艺术价值,主要指宗教借用艺术,并与艺术结为一体的宗教艺术特有的审美价值。宗教艺术,一般来说是宗教思想的艺术表现是宗教教义的外化形式。部派佛教的内在艺术,就在于它的教义教理的内在美。在宗教艺术中,宗教性与艺术性具有辨证的关系:一,即当宗教职能占主导地位时,艺术保持着独立的表现,反之它仅成为表达宗教观念的手段,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表情呆滞,缺少个性特征,这类宗教艺术,成为宣扬宗教思想的概念化、图解式的作品,谈不上审美价值;二,从艺术本身看,因宗教艺术以形象来表达自身,这就决定了宗教艺术形象具有朦胧性和多义性,而这种朦胧性和多义性,使宗教艺术形象往往高于抽象教义,超出宗教的思想原型,成为不信宗教人们的审美对象。人们能够从庄严肃穆的本尊大佛身上,看到胸怀宽广、博大精深的智者形象;能够从慈祥的观音菩萨身上,看到贤惠婉丽的女性形象。三,艺术的美学原则,也使得宗教艺术在表现现实、讴歌人生、肯定人的价值方面,与现实主义艺术具有共通之处,从而给人们带来持久的艺术魅力和美的享受。
  
  艺术与宗教,在起源时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部派佛教作为印度佛教的一种,它自然满足宗教艺术类的要求,义理与美学艺术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它的义理美学简要在于:
  
  一,因缘无不散之理:
  
  有篇著名的佛教著作,叫《七笔勾》。除夕夜,夫人以家藏玉杯沏茶侍奉莲池大师,杯忽裂,大师遂悟,作《七笔勾》,翌日剃度为僧。
  
  二,缘起论:
  
  缘起论是以色为空的佛教世界观立足的基础,也是全部佛教理论的基石和核心。因缘聚则色生,因缘散则色灭。分为十二因缘说、中道缘起论、自性缘起论、自心顿现论、性具实相论、法界缘起论、真如缘起论等。
  
  三,空:
  
  “色即为空,色复异空”,讲的是要达到于有破有,于空破空的境界,认识到真空,毕竟空以及空空。
  
  四,美之真实虚幻:
  
  1,美是泡影
  
  ⑴四大皆空(注4)。在《金刚经》里,释加牟尼主要阐释了一个观点,即“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⑵不净观。分为自身不净和他身不净。
  
  ⑶九想。即破色欲的青淤想、血涂想、脓烂想,破形貌欲的膨胀想、坏想、虫噉想,破威仪姿态欲和语言音声欲的散想,以及骨想和烧想,并由九想合破人相欲。
  
  ⑷六欲。即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语言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
  
  2,非“非美”
  
  三十二相:足安平相、手过膝相、身金色相、身如狮象……
  
  八十种好:面轮修好、净如满月;鼻高修直,两窍不现……
  
  3,有无相生,真幻相即
  
  “万物果真有其所不有,有其所不无。有其所不有,故虽有而非有;有其所有不无,
  
  故虽无而非无。虽无而非无,无者不绝虚;虽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若有不即真,无不夷迹,然则有无之称异,其致一也”(注5)。
  
  五,美是“涅槃”、“佛土”。
  
  1,涅槃“四德”:常,乐,我,净;
  
  涅槃“八德”:常,恒,安,清凉,不老,不死,无垢,快乐。
  
  2,关于“净土”之美,有“二十四种乐”、“三十种益”之说。
  
  3,对“净土”的几种有影响的具体说法:
  
  ⑴弥陀净土,也称西方极乐世界,由《无量寿经》和《佛说阿弥陀佛经》着力宣扬;
  
  ⑵华藏世界,又称莲花藏世界。《华严经》宣称世界是毗卢舍那佛的显现(后中国佛教华严宗据此强调毗卢舍那佛是莲花藏世界的教主)。
  
  部派佛教的教义和义理,都披覆着浓厚的人文传统和人文意义,同时,它的内在艺术也涵盖千百年间佛家人对佛教的理解与传播里。部派佛教经典与宗教仪式中常带有文学色彩较浓的神话传说、故事,这些故事的结尾往往要点明其所包含的宗教意义,或劝人改恶从善,或告诫人严守教规,或宣扬神佛的神明与智慧。虽然在部派佛教经典中许多故事来自民间,但是由于他们自身融入了浓郁的宗教色彩,而且是用来宣传佛教教义,为佛教服务的,它们的宗教艺术性自不可免;而另外,用以宣传部派佛教教义、以佛教的宗教崇拜为目的的小说、诗歌、绘画、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都是部派佛教内在艺术魅力的又一体现,也正是这类人文的传承和扩展,赋予了我们更多、更浓、更深隽的精神享受和精神寄托意义。
  
  认识部派佛教和艺术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可将部派佛教的义理与传播方式相结合作比,不仅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得到了结合,我们的认识也将得到提高。期待这门传统的人文艺术,以其特定的传承纪念形式,在将逝和相应未知的时间潮流里,都如往地绽放璀璨光彩,给予我们浩瀚无穷的美的领略。
  
  注1:慧能法师,慧能禅宗创始人,主张以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活动,著作有《坛经》,是慧能在韶州大梵寺为大众说法,后由门人法海整理而成。
  
  注2:选自《五灯会元》第十七卷,唐朝禅师青原惟语录。
  
  注3:选自《金刚经》。
  
  注4:四大皆空,即地、火、风、水相皆空。
  
  注5:节选自僧肇《不真空论》。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职场经济学:揭示职场行为的奥秘

作者:王桂虎

职场,是我们每个人步入工作圈子之后必须面临的话题。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如何在职场中快速升职加薪、成为重要…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