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梵澄:希腊古典重温(2)

时间:2010-11-05 18:29 来源:半壁江 网 作者:中国思想论坛 点击:
三 如果据历史推测,假定有史以后的希腊民族已很开化,文明,则这一部分古文化之传承,对今人实颇费解释。在现代看,天神可作许多荒唐事,后世认为罪恶的。而那些神又是所焚香礼敬的群神。设若我们说那民族的罪恶是


  三

  如果据历史推测,假定有史以后的希腊民族已很开化,文明,则这一部分古文化之传承,对今人实颇费解释。在现代看,天神可作许多荒唐事,后世认为罪恶的。而那些神又是所焚香礼敬的群神。设若我们说那民族的罪恶是普遍的,所以有这种文化之产品,则又近于厚诬古人了——民族而无伟大的道德理想与实行,必早已在地球上灭亡,历史上有过先例,决未尝有任何文化遗留——古希腊人是头脑最清楚,举措也极正大的。其人文理想是“至善”,与中国儒家同。我们又更难假定其人比今人愚蠢。然则我们不妨虚衷观察一番了,深思是否神话中包涵了若干真理,为我辈现代化了的脑经所未参透的呢?古之希腊文,凭现代人的才智研究,至多可明通一大半;顺此着想,那道德语言,是否全为后世所了解呢?而且,凡人智或人的心灵之所创造,总不免有其创造之动机、主旨,及目标所在,必不得已可说其用处所在,这些又是否我们已经了然呢?不然,则或许仍有其精神真实,伦理教义,心理作用,艺术象征,人生影响,皆有待于我们发现,研寻了。

  在学术上,多闻阙疑的态度异常重要,那些纪录中不是无理可寻,但不是一本据学理而衍成的书;许多我们不懂的,只好存而不论,即算为我们所懂到,却又有不应解释或不应那么解释的,因为原本往往是一活生生的事物,或者一落入我辈的解释便死了。倘若我们懂到,又明觉不至于将一橛活真理弄死,那么始可试行解释;然重在得到明确的主观。这里所说的主观,不是凭观者为主的主观,而是以对象为主的主观。譬如读三百篇,便当以三百篇的立场、见解,去了解三百篇,不是以近思录而读三百篇。推而至于估价、比较,以至于批评,所重亦复在此。即以后世道德眼光看希腊神话,姑假定我们已经了解,要作进一步的衡量了,我们为方便计不妨定出三个或四个境界,曰道德的,不道德的,两者相对;但还可假定第三境,本来说不上道德不道德,即非善亦非恶,俱非,或者即非非恶亦非非善,俱是,通常总是脱不了这四句推理之陈套。但还有一境界更重要者,即“超道德的”。四者它皆不是,它皆已超出,只好说是“超道德”。有许多原素落入前四者,但有不落入前四者而只合列入“超道德的”一汇,则眼光不但要远大,实在所从而观之的据点要换过位置了。

  这里可以举一事例,证明神对人的教言,超出了常理以外。无论怎样这故事留传下来,其义不在与人为不善。

  从前有一正直之人名格劳可斯,值时局不定,波斯人西征,小亚细亚一带情势动荡,某城有一富人,便将大批金钱托他保管,他住在斯巴达,是比较平静之区。

  过了若干年,波斯军队退了,时局平定了,富人的儿子便往索回这笔存款。

  这位正人当时未尝回答,要索款的人等待三个月,他好查明白这件事。

  他想吞没那一批金钱,便往求“神示”,要许他发一誓,假说钱还掉了。“神示”是:这可以做的,这对他当前有好处;而且,发真誓与发假誓的人一样会死去,因为人总会死去的。但誓神遏可斯有一儿子,无名,他没有脚却善于追踪,他没有手却极会攫夺,随后便将毁灭他的整个家庭了。格劳可斯便求神饶恕他,他不要发假誓了。神示是:这他是试探了誓神,等于发过誓了。格劳可斯回到家里,将富人的存款尽数交还富人的儿子;可是他的一族人,没有传到三代,消灭到一人无存。

  这是赫洛多妥斯记载下的史事——赫洛多妥斯在史学界中的地位,不异于荷马之于诗坛。公元前四四五年值他三十九岁,在奥林匹亚大会上诵读他的史著,听众一致赞仰,于是用九个文艺女神之名。分名他的九卷史书——我们看德耳菲的这一神示,实觉其意义深长,一个人可以不讲道德,不顾法律,背信忘义,而竟要誓于神,这在东方必谓之为“欺天”了。法律有略迹原情,神示是略迹诛心。论道德不拘其形迹,而从其发心动念上着手,问动机而不问功果,实是比较超上了。持世俗的赏罚善恶的观念而衡量人事,往往得不到正解,因为是昧于其渊源,看到的是表面现象,若更深一层着眼呢,所见往往不同多得了。

  无疑,绝对伦理价值只可得之于超上一界,但相对伦理之价值应求之于其所资。这所资以显发宇宙间之至善者,仍是一无处不在的生命力。忽略了这,则如同槁木死灰,败种焦芽不植。(于今世界的祸机处处潜伏,一发则可成生命上的大毁灭,凡有识者皆知;若关心世道人心的人,第一事似乎应略略从保育民族的生机上着眼)。

  古希腊哲人似乎首先注重了这个,古典中处处是弘扬活泼的生命力的表现;大力士是所崇拜的英雄,赫剌克勒斯(Hercules)做过十二大难事,皆要冒大危险,处之以机智,忍力,辛勤然后有成;而其中之第五事,是委屈这位意气盖世的英雄,去扫清一个牛栏的牛粪,是三千条牛被禁了若干年的牢栏。这英雄便凿通一条小河,将整个区域冲洗清洁了(也许后世罗马城市的卫生设备完善,大得启示于这类故事)。其对于青年的教育是着眼于身心的停匀发展的,看来整个也是“不僭不贼”、“不骞不崩”的样子。恰恰是对生命力正当的培养。

  风信子是百合花的一种,这在希腊诗人的想象上编出了一故事,说从前一位美丽的王子,甚为阿波罗,即美艺、医药、诗歌、音乐、辩才之神所爱,又为切斐乐斯西风之神所爱,但那王子不爱此西风之神。于是阿波罗负责教育他。切斐乐斯当阿波罗教他掷铁饼时,便将铁饼一吹击到少年头上,少年便头破而死。阿波罗甚悲哀,便将他的血,化为这么一种百合花,将他的身体安放在天上为星宿之一。

  每年,斯巴达有三日之节,纪念这少年和阿波罗。第一日表示哀悼,男女少年发上皆无装饰,也不吃面包,只吃糖果。第二日乃开始唱歌,吹笛,弹竖琴,有盛装骑马的游行,作一些表演。第三日乃有盛大的比赛了,竞技、驱车赛等等,其时市民竞往郊外看运动,街巷为之一空;遍处是欢乐空气弥漫,奴隶也受到自由客待,种种牺牲,供品,堆上了阿波罗的祭坛——其始也哀而终也乐,古代许多节庆多如此。

  少年名洽菁妥士,百合花即以此名。西风之神在造像上常是一温文少年,怀着许多花,与“春神”结婚很幸福,有时造像有双翼。这节庆里,只有对美少年的哀悼,没有怎样对他的责难;阿波罗也没有其他表示;也没有谁诉于宙斯要以过失杀人而定谳。说神话之荒怪这便是一例了,这中间有什么伦理教义?

  如果这故事是意在禁戒,向体育场上的人物说明铁器等等的投掷要小心哪!有伤人的危险……,此一说也,则又是以偶然为常然了。

  这问题的重心在于青春生命力。哀悼青春生命力的摧折,欣羡青春生命力的柔美,鲜健,纯洁,天真,哲人创制了这一神话和节庆,正是使人的热情有所寄托,起一度大的激扬和净化,其间之仪式节奏如音乐舞蹈等,处处皆是生命力之奔流,同时是其约束,由是而可趋于圣洁,崇高。常常经过这种洗炼,导扬,整个民族生命可趋于向上一路了。在这种境界中,很可容易明白中国古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道理。其所得者也常是一中和。在希腊之数学上、音乐上,很早对于中和已有过研究。其发于人事者,正在这些地方,通常所谓文化之优美,也正在这些地方可见到了。

  至若美少年的纪念,要点仍是在生命力上。我们无妨将形躯之美,与生命力的动态之美即其原有之光辉分为两事;后者通常我们称之为“标格”,“姿致”,“风裁”,“风神”。这不论是少年,中年,老年,皆有,只要生命仍存便有。假定有洽菁妥士是形表风神俱为美好,这中间便有极大的亲和性与违拒性。他喜欢阿波罗,不喜欢切斐乐斯,及阿波罗喜欢他,这里皆没有思想上的志同道合的问题,也不是异性之相爱而落入造化之另一机巧,更无由说人神之间有何同性之爱,这中间几乎无道理可讲;三者皆受同一力量之支配而或自知或不自知。在希腊神话中人神的界别极微,时常在同一水平,天神也不是个个皆不死,所以亦复无由说格位不同而少年凡人可随意为天神所杀的问题。是这生命力三者同具者间之亲和,违拒,造成了这场不幸。亲和,差可说为生命力的震动之同调,或其旋律或韵律或格度之同符,以及相交换或取与之均等,违拒则是与这相反。亲和则有其快乐,发扬,创造;违拒则有其痛苦,压迫,毁灭。这几乎可说是生命力上之原始律则,三者皆未能脱出。

  这中间没有“偶然”,常识以为这是一偶然的机会,掷铁饼而误伤;假制成这故事的诗人,不是没有我们所有的常识,但他不承认“偶然”,在无可解释之处寻出了一套解释方成其为哲学,或者那不成其为哲学而只是文学或者旁的什么,总归一样,有那么一套说法。虽然,这生命力之说是一真理,解释可比较圆满。从这中间可得到什么教训,那是另一伦理价值问题,又可以用四句义去问,道德的?非道德的?……总之,这中间藏了一部未写出的极大的人类历史,它支配了大部分人与人间之关系,文字纪录的历史,比较起来,也许只算是它的残篇断简了。

  这里不是说徒是生命力便决定了历史,因为人不徒然是一有生命物而已,他还有较重要的思想,还有最重要的心灵。决定历史有若干重要因素,这不过是一个因素罢了,通常男女间之相爱,这生命力之交互,也组成了一部分。这不是怎样玄秘的事,然而人间之一切悲剧喜剧皆由之出演。——诚然,倘没有生命力便不会有任何成就。然生命力过于奔放,在人生必然造出许多过失,于己于人之损伤在所不免。而神话传说天神界亦已有多少荒谬丑怪之事了,通常人之不幸而为恶或犯罪,尚不到那种程度,这对于其人便是一极大的精神治疗。以神话之流传而“无道”已视为非非常,在天神界已有之,似乎已将其半神化了,则在后世基督教化中所视为“跌倒了”的人,极容易重新立起,减少了内咎而恢复其精神上的健康,继续其人生之正当奋斗。姑舍希腊神话中深邃的涵义不论,至少在这一点上已可见其原旨仍在于“善生”。天神已与人类同群;建立在一异常宽容博大的精神中,其道德已是“超道德”而仍是人间的道德。

  四

  “神示”希腊文作ManteionChresteion,即拉丁文之Oraculum,原义是“祷告”,柏拉图曾经讨论过(Phaedrus,p244)。并按其形式分为清静的与热狂的两类。前者是卜人(Mantis)依其固定的一些原则,解释神所示的征兆。后者是有代神传语之中介人,在一种精神异态中说话,因而指示某些事物的休咎。语亦多不可晓,性质属预言,或中或不中。这种风俗大概在各个民族皆有,但希腊的似乎是埃及传来。

  希腊最古的神示,先于德耳菲的,是在多东那城(Dodona),那里有一小山名特玛奴斯(Tmarus),有著名的宙斯庙——倘若古代各地皆有过洪水之患呢,则这里是第三趟洪水后建造起城与庙,史家大致推定在公元前一千五百0三年(Deucalion)。

  多东那附近有一橡树林,林中有一清冷泉水。传说这泉水在夜半则盛满,渐渐退减。至日午时全涸。而其水亦异,能燃起火炬,用未燃之炬点水则燃——这皆不足奇;但其起源,据赫洛多妥斯之说,是有两只鸽子,从埃及贴贝斯(Thebes)飞出,一个止于里毗亚沙漠之宙斯庙,一止于多东那的林中,遂作人言,说宙斯已使此处变为神圣之地,将在此说预言。传“神示”的,古时是男祭司,是去听泉水的流声,将其所听到的说出给问者。另说是听风吹动橡树枝叶时所发之声。时代似乎在后一点,则在林中立一铜像,象手中执一杖,杖为风吹动,则打击一铜壶。铜壶又有多个,一联悬挂于空,一壶被击动,则其余的壶皆动,于是发声。只有祭司可听懂这“壶语”,翻译出那意义,后世有四个女祭司专司其听。

  五

  总归不论是如同哲学家也好,是如同科学家也好,有一列“空空如也”之铜壶在说预言。但“鸽子”而从埃及飞出,只好象说出了一点点故事。事实是菲尼基人从埃及迎接出了两位女祭司,一位是定居在多东那了。古语Peleiai义为“鸽子”,又为“老妇”,因成其说。

  该树林之橡木,偶作船材,此一段船材,又在海上发“神示”,那是五十桨的一艘战舰,名阿果(Argo);是做了舰头上的一横木。

  德耳菲的神示,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传是有牧人在帕那苏司山间牧羊,发现山石间有一深洞,从里面冒出一种气,羊闻到了那一股气,便兴奋跳跃,牧人往探,也触到那股气,便亦复如醉如狂,仿佛得有灵感,能说预言。这是所谓“神示”的起源。

  这样得到灵感的人渐渐多了。于是居民在此立起阿波罗庙,因为神话中阿波罗是说预言的神。渐至有祭司专司其事。“神示”起初多是诗句,后来渐渐亦有散文语,有一时期是女祭司专司其事。

  每年只有春间一个月可问神语。问事的善男信女,必定奉一笔香资。女祭司(Pythia)代神说话者一人,事先须斋戒沐浴,要在帕那苏司山下的泉水(名Castalia)中沐发,然后摇动一枝桂树,取其枝叶为冠,有时也要嚼树之叶,于是坐在一三足架上,架置于洞上,感受涌出之气。这么她渐有奇异表情了。双目发光,头发上竖,发出谵语,旁边五个助手记录其语。这么便说出所问之事的答案。

  有时这一异常精神状态过一会儿便平复了,但也有过发狂至三四日而女祭司遂死的事。女祭司生活是圣洁的,但曾有某女子被少年男子暴力侵犯过,于是规定女子非年过五十不得任该职,起初止一人,后为二人,问神示时装束仍如少女——整个说来,正属于柏拉图所谓“狂热的”一汇了,如所问之事不吉祥,神亦竟无所示。

  十九世纪末法国人在此地的考古发掘,阿波罗的祭坛见到了,但所谓地下出气的洞口,遍寻不见。似乎在古代早已堙废。

  至今欧洲仍有一些“通灵会”或“降神会”等,也是有一“中介人”代替神说话。其事之渊源,可以追溯到这古世代。在古希腊人,确实信仰阿波罗在此山谷间显其神灵。

  多东那的庙,交通不方便,神示的中心地点,因人事日繁,一转而至芙西斯(Phocis)。

  这是一风景荒凉之区,由科林司海湾登陆约六英里,便有一小山地,北方山崖壁立,即帕那苏司山。山中有大石窟,传说可容纳三千人;波斯人入侵希腊时,这石洞作了居民避难所。东西两边皆小山岭,南为西菲士山。一道小河流贯东西,帕那苏司山石间的泉水,流入其中,这便是蒲莱斯妥司河。这里,便是古希腊的德耳菲神地了。岁远年堙,一八六0年已有人在此地发掘,一八九一年法国政府购买了这一片土地,次年修成了一条轻便铁道,于是大规模清除砖土,发掘出整个基地。东西两边的城墙,犹有可见。凡庙址、祭坛、半圆剧场,皆出土了,许多雕像,皆掘出保存于博物院里。至于今日所存者,皆四世纪时遗物,古代地震以前之旧基,犹有可见。

  从雅典到这里,往返有一百0七英里。雅典曾有一善走者,一日走了一来回。

  这里最古的阿波罗庙,是托洛封尼斯兄弟所建;但在祀阿波罗以前,这里已经有对于“土地”或“地母”(Ge或Gaia)奉祀,其时已有“神示”了。托洛封尼斯与阿加昧迭斯两兄弟修好了庙,便求神有所恩赐,结果是女祭司告诉他俩高高兴兴过八天,第九日可以领赏赐,而八日之后两人皆安卧不醒了,这是史事。那建筑在公元前五四八年毁于火,后来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捐出三百塔冷通银子重修的。重修后庄严华贵,有胜于前。

  我们不难想象,在这么一个幽静的山谷间,创出了一异常神灵,明智,仁爱,修洁,平和,优美的精神氛围。希腊各邦从来未尝统一过,而由这一崇拜,在民族中无形造成了一种团结,奠定了古代文化之基。我们研究西洋文化,着眼应该是这些处所了。这一地点支配过多少人事,发生过多少政治作用,简直无法估计了;希腊有史以后,不是神权社会,祭司也未尝成为特殊一阶级;后代偶尔有过攻讦祭司受贿赂的案件,但没有任何纪录说祭司成为一阶级而腐化了。但这里是全希腊人之精神皈依处,因此也是财富奉献处,阿波罗的庙产,随时代增集起来;著名的雕像安置其中,绘画也悬于其中,甚至著名的妓女画像也挂在里面;与名流的画像同列,金银之宝藏自不必说。

  为了这一庙宇,有过十年的战争。后下当述。总归金银珍宝太多,外族人起心劫夺了,有两次似为偶然,又或是有其他缘故。一次是公元前四百八十年,波斯人来劫庙了,忽然雷电交作,天地晦冥,兼之以地震,并且有大石飞动,打击劫者。另一次是约两百年后,公元前二七九年,高卢人入侵而劫掠庙财,其事正同,亦空无所得,仓惶逃散。

  财富操在任何人手里,从来必要有保存财富的力量,不然,“盗思夺之矣”,譬如西那恪斯(Syracus)的暴君狄阿尼和斯一世(DionysiusI,卒于公元前三六八年),取去神像上的黄金袍,还说:“撒吞之子的这件袍呢,夏天太热,冬天又太寒!”他取去给换上一件羊毛衣——真是“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德耳菲的祭司,有资财,无武力。苏拉(L.CorneliusSulla)便取之犒赏士兵,事在公元前八十六年。尼罗(Nero)又取去铜像五百尊,事在公元六十六年。后君士坦丁大帝取去了庙中的珍贵装饰,去妆点他的新都,传说三足椅,并其座子,为希腊诸城联合贡献品,雕刻作长蛇纠结之形,一皆移置于君士坦丁堡。后至攸里安鲁斯(Julianus,卒于公元三六三年)派人(Oribasus)去修复庙宇,这时“神示”颇哀悼过去光荣之已逝,于将来无所昭示了,可以说一庙堂之微,竟与希腊文化同其兴替,阿波罗有其光耀辉赫的时代,亦可随人事而寂寂无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司各特短篇小说选:经典小说精选集

作者:司各特

沃尔特·司各特,英国著名的历史小说家和诗人。他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市,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爱丁堡大学法律系毕业后…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