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全国31个省(区、市)2015年一季度GDP数据,18省份一季度GDP增速超过全国水平。数据显示,全国2015年一季度GDP为140667亿元;而31个省份一季度GDP总和为143072.91亿元,超过全国总量2405.91亿元。这意味着各省份GDP数据之和与全国总量再次出现“打架”的情况。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主任苏剑认为,各地重复统计以及统计“水分”是导致数据不一的主要原因。 看到此篇报道,不由想到这样一句话“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据数据显示,全国2015年一季度GDP为140667亿元;而31个省份一季度GDP总和为143072.91亿元,超过全国总量2405.91亿元。言外之意,这份GDP数据充满“水份”,出现“打架”情况,必定有一方说了假话,真可谓让观者哭笑不得。这样高调统重复统计造假,究竟胆有多大?又是谁为注入的“水份”润色?看来GDP数据“打架”尤须监管当“和事佬”。 俗话说“哑巴吃汤圆——心里有数”。有多大产值,就报多大数据,而且一般情况下“财不外露”,缘何上报数据的数字泡沫却趋之若鹜?不知道虚增收是偿还前任的历史欠账,身受其害?还是为自己的前途,整个地方政治生态考虑,让GDP数据飙升,勉为其难?难道这就是政绩考核的利益链条“潜规则”? 虚报财政收入,并非今年才有,林子大了什么鸟可能存在。如此政绩虚火上升,财政收入空增长、“大跃进”,虽然让管辖的地方经济排名实现“既定目标”,或许更能“数字出官”,可泡沫膨胀背后,最终将危害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助长了歪风邪气,搞坏了党风政风。难道真是排名先后惹的“祸”? 曾有专家把此现象归咎于制度化安全保障策略的缺乏,才让基层官员在面对GDP历史泡沫时,都会基于自身利益安全与不安全的考量,选择说真话或说假话。其实很多时候这也是公开的“秘密”。当造假的政治经济土壤并没有发生彻底变革;当制度无法保障让其说真话;当以GDP、财政收入等指标作为绩效考核时,没有人会愿意突破风险性极高的潜规则,势必加入统计造假的“行列”。 反观统计中的虚报,统计工作人员或许有一定责任,但它背后的力量——地方政府不容小觑,这个板子要打在统计上报工作人员的身上,更要打在其背后,为注入“水份”而润色者的身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用GDP对地方干部的考核,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但如果变成了第一指标,唯GDP论高低,那么结果就可能出现既定的GDP数据,更会出现总和小于分报数据的尴尬局面。 毋庸讳言,现实中确有“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现象存在。无论是在权力高压下的所谓“违心造假”,还是碍于官场人情的“将错就错”,种种造假行为已经暴露出部分官员为谋求仕途升迁的扭曲的政绩观,这样的政治生态土壤,值得管理者以思考。 窥一斑而见全豹。基层统计造假不可忽视,GDP数据“打架”尤须监管当“和事佬”。它带给我们的警示不仅是要从思想源头上抓好官员正确政绩观的建设,以“清廉务实为民”为理念引导官员脚踏实地为官干事,更要切实改革以DGP增长为重的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财政收支公开公示、健全监督制度等,相信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或许能从根本上遏制政绩虚火上升之势,让“打架”GDP不在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