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人们频繁将印度作为金砖经济体之一与中国相提并论。但在中国轻松前行、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同时,印度有时却难以达到人们的预期。不过,印度人的机会终于来了。由于中国经济增长从去年起开始放缓,其GDP已由2013年的7.7%降至2014年7.4%。这让印度人找到了“赶超中国”的口实。 印度中央统计局2月9日宣布,在截至12月的三个月里(2014年10月至12月),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7.5%,预计将在截至3月底(2015年1月至3月)的本财年增长7.4%。这一增速将赶上中国在2014日历年7.4%的增长——中国24年来最慢的经济增速。 有分析认为,印度经济增长在经历了几年的低潮期(其间增速降至5%)后,应该不会费太大力就能提高运行效率。 那么,印度可能会在什么时候超过中国呢?投资银行高盛预测,印度GDP增速将在2016年赶超中国;世界银行认为是2017年。世行在其最新的预测中预计,2017年印度的增长速度将达到7%,而中国将降至6.9%。 难怪印度总理莫迪有底气“把印度打造成20万亿美元经济体”。在上月中旬印度《经济时报》召开的年会上,莫迪表示,要把印度打造成20万亿美元经济体。他在演讲中说:“今天的印度是一个规模2万亿美元的经济体,难道我们不能期待一个20万亿美元的印度吗?”莫迪称,印度经济已经从一个“持续3到4年的寒冬”进入了“新的春天”。 现在印度上下普遍充满民族自豪感,他们早有超越中国的雄心壮志,加上中国似乎并不关心此事,而把主要精力花在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路一带”,这明显利好印度。在美国、日本围堵中国,以及中国反围堵的博弈中左右逢源,印度可能成为大赢家。 当然,印度GDP增长7.5%这一亮丽的经济“成绩单”,也引发多方的质疑。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发表的文章指出,印度的较高官方增长数据是一系列调整的结果,包括将基准年从2004-05年切换至2011-12年。这些变化将2013-14年GDP增速从4.7%推高至6.9%,而上一年的增速从4.5%上修至5.1%。 退一步说,即使印度GDP超过中国,也不会对中国造成什么大的影响。不管印度官方如何改变或修订GDP数据,制造更多的“数据迷雾”,也难以憾动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 其实,印度现在最能享受到的就是“人口红利”带来的回报,但不会像中国那么丰厚。印度最多能实现2010至2025年以美元计算的名义人均GDP增长3.5至4倍,大约是中国在1995至2010年期间增长倍数的一半。现在印度人口总体年轻,但在20125年之前,中国的受供养人口年龄比率仍比印度更为有利。 更重要的是,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上月公布的数据,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36463亿元(约合103997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这是中国GDP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2的位置,是第3名日本GDP的两倍多,是第10名印度的5倍多。 印度政府在2015年发展规划中,有一个目标特别突出:加倍努力把印度打造成一个可以媲美中国的世界制造中心。对印度的未来而言,很少有哪个目标比这个更重要。当然他们也清楚,很少有哪个目标比这个更难实现。因为从印度制造业的脆弱从数据上可以看,制造业仅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尚不及中国的一半。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印两国都拥有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中国GDP是印度的5倍,这一庞大的体量决定了,如果未来几年甚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印度经济增速即使赶超中国,不会太出人意料,但要赶超中国的经济规模,印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许20年以上,或许50年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