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硬道理,GDP是硬指标”,这是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最熟悉和刻意追求的两个目标。 客观地讲,GDP作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状况、经济规模、人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及价格总水平变化的一个基础性指标,是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确有其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发展经济、促进增长。这一点对于正处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尤为重要。 因此,30多年来,这一指标体系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在改革开放初期,采取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的方式,促进GDP快速增长有其历史必然性及合理性。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随着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地方政府为“政绩”推动GDP增长的倾向开始备受争议。 GDP反映增长,却不反映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经济发展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自然资源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GDP无法反映出自然资源消耗成本和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在GDP崇拜的驱动下,政府主导经济增长片面追求GDP,长期处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外延粗放型增长,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耗用了2/3金融资源的国有企业,只能创造GDP总额的1/3;国内重点钢铁企业生产每吨钢所消耗能源之比比国际水平高40%,电力行业中火电煤耗比国际水平高30%,万元GDP的耗水量比国际水平高5倍,万元GDP的总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3倍。毫不夸张的说,很长一段时间,GDP在中国的高速增长是用生态赤字换取的,这无疑对人民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影响。 GDP在增加,但社会财富和福利水平反而可能下降。套用美国前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的话说,“GDP既不表现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没有反映社会的教育质量;既不代表文采的优美,也不体现家庭的和谐;既不证明辩论的智慧,也不显示政府的廉洁。它既没有衡量我们的勇气,也没有反映我们对国家的贡献。”通俗的讲,为一个反映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生产指标,GDP无法反映民生福利、收入分配等的改善以及公共服务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无法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实际就业状况和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的改善情况,也无法完整地反映收入初次分配,更无法反映收入再分配,从而无法反映一个国家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没有质量的生产活动,不可能带来社会财富的累积。因此,只看GDP数字高低,而不看内在结构性布局,绝对无法把握中国经济的真实动向。 由此观之,GDP不是万能的,它无法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变化纳入考量范围,无法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更不能体现对人民群众福祉的关照,甚至还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然而,遗憾的是,“GDP至上”的单一化经济增长主义理念在我国长期盛行年并且已然成为一种惯性思维,GDP增长率甚至成了考核官员政绩最主要的“指挥棒”,由此造就了中国官场浓郁的“唯GDP论英雄”的氛围。 值得欣喜的是,中央早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这也意味着,中央正在推动和建立一套更为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多个省份已对市、县(区)的考核发生了改变。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超过70个县市明确取消了GDP考核。并且,就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全国省级地方两会上,淡化GDP增速、强调改革创新和改善民生成为了地方两会的“新常态”:北京、河北等26个省份均明确下调了GDP增长目标,上海更是干脆取消了GDP目标,只提出了“经济平稳增长”。 种种迹象已然表明,中国正在告别“唯GDP论”时代,“淡化GDP,重视民生”开始成为政绩考核的新导向——这是一个积极的变化。但现实的问题依然存在,没有了GDP这个“指挥棒”,官员们的政绩又如何体现?如何建立一套更为科学和可持续的政绩考核体系? 毋庸讳言,片面追求GDP的发展已经过时,在传统发展观指导下造成的GDP崇拜应该退出历史舞台,时代呼唤新的发展观早日问世。当然,“退出历史舞台”的是“盲目GDP崇拜”,而非是要让GDP退出历史舞台。我们现在不是不要GDP,而是不惟GDP。因为,客观来说,不论从国际竞争还是从国内发展来说,GDP仍然是衡量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笔者认为,现在的中国离“GDP退出历史舞台”为时尚早,虽然不再“唯GDP论英雄”,但不能不把GDP作为衡量的一个标准。尤其是对于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经济发展依然是第一要务。因此,我们还是必须要保持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把GDP努力提升到一个可观的量级上。与此同时,随着“新常态”来临,在“淡化GDP”的同时,须要进一步改进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并引进其他反映和衡量社会经济福利水平的指标,以弥补GDP的缺陷。比如正在被广泛提及的绿色GDP,就是很好的改进方式。(文/顾一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