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本书,美国人写的,媒体以前介绍时,书名是直译的:《安静:内向者在一个滔滔不绝世界中的力量》。这本书后来引进国内,就有了个更形象的中文译名:《内向者的“静”争力》 它关注的是这个世界很多高级领导者都是内向型性格。比如比尔盖茨,比如巴菲特。而美国的历任总统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内向者。 一般我们会以为:企业界崇尚极度自信,CEO们大多是控制力强、语言流利、说话铿锵有力的管理者。然后我们看到一个事实:内向的CEO比我们通常以为的要多得多,统计是美国人自己做的,是否属实大家自信判断:美国40%的商业权力掌握在性格偏于内向的人手里。 我不是心理学家,不分析内向外向各个特点,只想探讨跟内向有关的一个东西,就是安静的力量——“静”争力,这名字起得好。 社会信息越爆炸,就越是一个喧嚣者占优的时代——至少表面上是这样。我们教育孩子都是说:你要多去争取,你要大胆发言,你要把你的想法说出来,你要学会表达……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因为这样的状态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 曾经社会学家说过句话:有了安静,才拥有了文化。善于表达的未必善于积累,善于沟通的未必善于思考。安静沉淀了一种深度,让自己你追乐于向纵深挖掘,获取他们想要得到的信息,更容易把事情想得透彻并作出明智的决定。即使需要与他人交流,安静也能让人更热衷进行有意义的谈话,认真地聆听并提出有见地的解答,而不是无谓地闲聊。而更多你能看到的,是一种平和的自信。持重、自信、平和,这是能得到团队成员信任的关键。 实际上,很少有人在这个时代还是单一性格,因为我们要应付的场面太多也太复杂,商务中和休闲中完全是两个概念。很多人去花大笔的钱去禅修、静坐,为的是什么?这在一个地方静坐,以环境内容而言,会值得四位数、五位数的价格么。安静能带给人的太多,尤其是在缺少这一氛围的都市。事实上,随着时间的发展,无论你小时候是好动的,还是安静的,都会随着成长,一点一点地趋于平衡。等到进入晚年的时候,几乎很难找到极端的内向和外向者了,向中间性格的回归是社会对内向外向两者性格的一种纠正。而这么多向往安静的人群,正说明真个社会的浮躁。 对于安静,这是一种不该忘记的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