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最新财报数据的披露,也让其撕下了之前6亿元让利营销的虚假面具。 8月21日下午,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发布了今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其运营费用为5390万美元,同比增长89.2%;销售与营销费用为4030万美元,同比增长106.6%,其中广告费用为165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450万美元。 仔细研读一下58同城财报,你会发现第二季度其净利虽有1120万美元,但很大部分来自利息和拨款,包括190万美元利息收入、120万美元投资收入和180万美元政府拨款,也就是其真正的业务盈利只有700多万美元。 此外,各位看官请注意,财报中披露的广告费有着一定猫腻,按照其公布的数据,第二季其广告费为165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1.01亿元;即便算上其所有销售与营销费用为4030万美元,换算人民币2.47亿元。 这与58同城第二季度对外宣称的房产季补贴6亿元完全不符,3亿多元的财务“黑洞”到底去哪儿了?来看看58同城官方的说法:“第二季度广告开支的增加主要是因为与公司移动平台营销有关的开支增加了。品牌和网络营销开支也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相对小一些。其他销售和营销开支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公司销售和客户服务团队的佣金、工资和福利均有所增加。”看见没!!营销费用增长和那补贴关系根本不大嘛。 到这里,答案一目了然。一般而言,58同城财报不会造假,这也就揭示出,所谓的6亿元根本就没补出去,58同城之前是在对商户和用户进行欺骗式营销。 今年4月8日到5月8日, 58同城推出了房产季活动,宣称,除了投入3亿元用于线上线下广告推广外,更有3亿元资金用于补贴房产经纪人和用户两个群体。一时间,58同城6亿元推“房产季”的高调传播铺天盖地,更有公关传播表示“这6亿体现的不仅是资本实力,也是企业责任。” 如今在巨大的虚假宣传面前,让其标榜的所谓企业责任情何以堪? 诚然,营销需要搞得声量越大越好,但营销也需有道,有度,虚假营销能博得一时的眼球,但长期无异于饮鸩止渴,况且如今的网民和用户早已变得日趋精明,被忽悠过一次后,再不会上当,长此以往,是对自身品牌的自毁。 上市,对58同城来说,意味着资本实力的提升和品牌竞争力优势的跨越式增长。但体量越大,越是应该注意莫要浮夸,毕竟上市之后要受到监管,没上市前你可以自吹自擂,愚弄用户和商户的宣传,尚让人抓不住把柄,一旦上市后,就遮不住丑了哟。所以在此奉劝一句,58同城吹牛浮夸请慎重。 除了营销噱头外,不知58同城是否也在别的数据上同样造假。做个设想,假若让“打假斗士”方舟子来和58同城对阵,不知结果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 这让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小米因为在台湾虚报销量而被结结实实给罚款了60万新台币的故事,台湾公平交易委员会以“销售过程不公平、虚报销售数量,违反公平交易法”开出罚单。小米尚且是未上市公司,对于已经上市的58同城不知是否更应该看到自身的潜在问题,更应该引以为戒。 现实中,58同城搞虚假营销或许也正是和对手赶集PK的不得已而为之。还记得上个月,58同城CEO姚劲波对媒体高调宣称,对手赶集是家没有意义的公司,但半个月后,赶集网获得一轮2亿美金的融资,达到了国内分类信息领域额融资之最,而且额度比58同城上市融发还多。事实估计会让58的人很长一段时间内沉寂。 而且7月末,赶集也曾发邮件,公开直指58同城CEO姚劲波言行影响企业形象,无节操。 当然,在中国各大行业和用户眼里,或者,在58同城眼里,这点事,算事么?这点事,这点营销噱头的数据水分,在国内市场,那不但不是欺骗,似乎认为笔者有点较真儿了。 总之,也许揭露58的虚假营销改变不了什么,但最起码让用户和商户的眼睛变得更加雪亮。 最后,再奉劝58同城君一句,企业发展之根本绝不是一时的哗众取宠,要做百年老店,要真正成为响当当的企业,就需在竞争的路上,勿忘初心。因为只有真正做好业务,方能走得长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