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世界银行在1月14日发布了全球经济的展望报告,报告显示世界经济步入了拐点,较富有国家似乎在金融危机后终于迎来了一个转折点,美国重新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当然发展中国家经济也将会有强劲的增长势头。但世界银行也警告,在美国撤出经济刺激措施后,由于此类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前景依然很脆弱。 内需疲软抵消增长 东欧中亚地区凭借与欧洲高收入国家紧密的贸易和金融联系,将从经济复苏中获得最大利益,但出口增加所带来的增长动力一部分将会被国内需求疲软所抵消,而导致内需不振的原因是正在进行的银行业重组、国际金融形势收紧以及一些国家正在进行或者计划中的财政整顿。 政局动荡影响经济 中东北非地区的发展中经济体继续处于低迷。埃及政局动荡、突尼斯政治僵局和叙利亚内战升级及其对邻国黎巴嫩和约旦的外溢效应,削弱了石油出口国的经济活力。与此同时,安全受挫、罢工、基础设施问题以及针对伊朗的国际制裁,都对石油出口国造成了不利影响。 内需增长放缓 拉美加勒比地区的许多国家在2013年全球贸易疲弱、融资形势收紧和大宗商品市场乏力等因素的影响下苦苦挣扎,增长相对疲软。内需增长放缓,尤其是在巴西,但墨西哥的经济活动已开始复苏,中美洲出口出现反弹,这部分归功于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 外国投资富有弹性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在资源性投资的强力支持下,其增长率在2013年出现回升。内需强劲,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富有弹性,通胀降低,这些都应有助于支撑该地区的增长。该地区对全球利率上调相对不敏感,但很容易受到大宗商品价格跌幅超过预期和诸多国内风险的影响。 出口逐渐复苏 南亚地区的增长率在2013年小幅上升至4.6%,反映出印度在高通胀下经济疲软以及经常账户和政府财政赤字的影响。近期以来该地区的出口已出现复苏,原因是外需增强和早些时候的印度卢比贬值。但是,预期的回升将取决于坚持政策改革和推进减少供方制约等诸多因素。经济前景面临的主要风险是财政和政策改革偏离轨道,阿富汗、孟加拉国和印度等国的选举带来的不确定性,通胀预期增加,以及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所引起的资本无序调整等。 连续第三年放缓 东亚太平洋地区连续第三年经济增长放缓,主要原因是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因增长放慢、大宗商品收入减少以及为解决国内经济过热而采取的政策收紧削弱了经济活动。实行扩张性政策期间所产生的国内脆弱性仍是该地区的一个抑制因素。该地区容易受到全球融资形势突然收紧的风险影响。 经济复苏美国一马当先 经济完全衰退和多年的经济微弱增长后,高收入的经济体似乎正在复苏。美国、日本和欧元区三大高收入经济体的复苏中,美国一马当先。那么美国为什么会在经济复苏中扮演了先锋角色呢? 在美国,因为长期的利率走高、财政不稳定、政府关门延迟了经济的发展,但并没有让经济脱轨。通过家庭开支的上升、工业产出和就业增长就可以看出,消费者和企业在第四季度重拾了信心。这都归功于旷日持久的预算削减谈判终于画上了句号,而且美联储也宣布了将会在2014年1月收回量化宽松刺激。 在日本,由于强有力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日本经济有了复苏;而强劲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以及日元的大幅贬值,促进了日本的出口。此外,日本产能目前与经济危机前的峰值几乎持平。 至于欧元区,由于德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欧元区经济已经回暖。而由于出口的增加,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三个国家的经济也走出了衰退,意大利和希腊的衰退局面也逐渐缓和。 中国影响力仍不容小觑 比起经济危机时,中国的推动作用有所下降,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仍不容小觑。 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在走强,除了要归功于高收入经济体的复苏外,在一定程度上,中国虽有所放慢但仍强劲的经济增长也是原因之一。但是,2014年的增长前景对中国进行中的经济结构调整十分敏感,而美国本月初开始逐步退出货币刺激政策也有一定的影响。 世界银行总体预计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在2014年会超过5%,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考什克·巴苏提到,“其中有些国家还会超出相当幅度,中国可能达到7.7%。” 正如考什克·巴苏所言,世界银行预计中国的GDP2014年将持平在7.7%,此后两年放慢至7.5%,一方面是因为金融活动中进行的投资运营更多来自借贷,这样可以用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对政策投资的依赖性的减少。而报告中也提到,东亚太平洋地区容易受到中国投资的无序调整和全球融资收紧的影响。 全球经济前景依然脆弱 虽然世银报告对于2014年世界经济的预测态度乐观,但也提醒了前景的不确定性。笼罩着世界经济的阴霾将逐渐消退,潜在的挑战依然存在着,不容忽视。 首先,在欧元区,虽然银行完成了重组,但欧元区依然任重道远。银行业依然脆弱,而完善银行业联盟的计划依然在制定中,因此欧元区仍易受冲击。 而在美国,一方面政府削减了支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复苏税收收入也在增加,因此美国政府赤字能够大幅下降。然而控制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的中期计划进度缓慢,此外,过度的且具有破坏性的收紧政策造成的风险依旧存在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