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尊崇先生,近代改为老师,实质性是改去头衔,同为教书育人。然古今差异甚笃,仍停滞在照书行走,犹如纸上谈兵,与古无异,缺乏创新。用“死的模式”框住学生求学的心,而不是从最初办教育在于培养人才做起,一味的以课本为主,课外静止,动辄请家长为铺,殊不知教育者的眼光当与现今社会相联系,而不应该只是马虎应对,谋取个人利益,忽略了教师本职,忽略了几十年后这些学生将是这个社会的接班人。
如果中国教育再不知改革,而继续一如既往,那么从小就教学生弄虚作假的思想将难以遏制,而是在幼小的心灵里根深蒂固,弄虚作假之风不光是在社会盛行,在学校也将是只增不减。中国教育的失败在于少了自立思考,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就拿幼儿园来说,首先,学校的老师尽的责任不全是一个老师所尽的,反而像是在威胁孩子,令孩子产生畏惧,而不是尊敬;家长将孩子放在幼儿园,是想历练孩子在小的人际圈中适应生活,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这样在小的人际圈中磨练,而不是在“监狱”里受罪。
但相反的是,中国的幼儿园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不符合实际,对孩子没有投入太多的心思,只一昧的逢迎领导,做表面工作,难以摆脱模式教育的怪圈。但孩子其身耳染目瞑,没有主观客观的分析,只能在性感形成之初就刻下了不好的习惯,这是一个不足,还有一个就是,幼儿园始终没有履行本该属于幼儿园的本职,有的老师未经培训合格,德艺不精,就许以致用,实难恭维其何目的,是中国缺乏师资力量还是教育部门限制了门槛?
再一个就是,中国逐渐城市化,大部分的人都会将自己三四岁的孩子放入学校,那么这些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老师能够教给他们知识,还要给其母亲般的温暖,那么小的孩子,自己的事物根本不会料理,吃喝拉撒全要靠别人来打理,试问假如未经合格之教师怎有其细心照顾,或者是情绪不稳定所造成的对孩子的伤害,并不是用一颗糖果可以哄骗。未来的一代要从小培养,灌输好的思想,教其好的行为作风,使之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人之必然本性,互信友爱是人之生存法则。
小学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每个人的性格之处都在此慢慢地形成,什么好的或者不好的习惯都将定型。所以教育者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将学生的切身利益置之不理,很多学校为了名誉,浮夸自己的成绩多好,最终靠作弊来实现,而学生成了受害者,再者一个是,老师不敢打骂学生,害怕学生出了意外,而老师则过分的推卸责任,有的是错的也无视于衷,一再的放任学生误入歧途,过分的依赖其家长来管束,殊不知中国的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多,过分依赖家长来管束,只能让学生自身产生更加孤僻的性格,害怕家长的打骂,从而使之独立的性格扼杀在最初萌芽的状态。而老师没有了解学生,不去理解、呵护、关心他们,使之任之的做法,只会使其受害其身而不会获利。这是一点,还有一点是太缺乏自立创新,就作文来说已是千篇一律,没有培养其独立思考、幻想的时间,过多的不必要的作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过多发考试只以分数衡量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表现,却没有想过,考试不过是一种测试一阶段的知识,并不能代表什么,许多老师过分的重视,成绩好自然好,可是有的只能读书却不会别的,这就是不好的表现,自立创新应是给其发展的余地,再结合各方面的表现来定论,并不单单只拿成绩说理。
现在的初中都分等级,既差班、中班、优秀班,那么我想好的会更好,这是不容置疑的;那么差的呢?就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我想这在中国是屡禁不止,班级固然如此,连老师都有分等级,那么这种现象如果不加以控制,不光是中国教育难以突破死的模式,就连自身的优点也将褪化,中国并非缺乏人才,而是不重视人才,大材小用到处是,有的靠关系和金钱,使那些真正的人才淹没其中,这不光是我们的悲哀,更是整个中国的悲哀。就现初中来说,学生压力过重,常说的减负是有增无减,教学模式无法突破自身的弱点,无法走出死的怪圈,呆板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那个年龄段的学生,过分的作业限制了学生自由遐想的境地,过重的负担压力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明,太看重成绩的教学往往忽略了其全面发展,为了迎合高考的到来,家长监督,老师严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使学生失去了本真,只一昧钻研课本忽略了课外书的补强,这些往往是纸上谈兵的表现,没有实际作用;而在课堂上少了必要的活跃气氛,多了矫揉造作的教学,人的致命点是头部,那么教育的致命点是学生本身,老师只是辅助作用。
高中是可悲又可歌,拼命学习为了迎接高考,失败的人很多,但是每年大学招收的人数却年年增加,原因很简单,是扩招。为什么这样呢?我想是普及大学,外国的大学是追求质量,中国的大学是追求数量。心态不同,所以现在很多高中的复读生一年又一年地拼命,读到最后傻了,只会读书,没有实际能力来完成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这是一种高中的学生;还有一种是,学校成了避风港,三年高中,可以玩,挥霍家里的钱财,诸如此类的学生,只能用一个字形容“愚”才适合他们,新世纪不再需要纸上谈兵的“人才”。高中是人生极其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你大可不必为考大学而伤脑筋,关键是三年之中交到好的朋友,学到有用的东西,要学会做人,修身养性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修养,但是现在的高中生也要学一学,不会读书不要紧,做人最要紧,其次是搞好人际关系,练就一口好的口才,社会是现实的,高中生也渐渐与社会接轨,奇形怪状的服饰、发型,无一不再展现自我的个性,当然个性很重要,不过,在拜金思想的潮流钱,传统观念逐渐失去了地位,被金钱物质强烈的诱惑,及其自身的对性的观念单薄,虚荣心和攀比心态作祟,在潜移默化中,容易导致迷失自我价值;另外过分的表现夸张的个性,反而是做作的另一种写照,所以高中生尽量适可而止,学校也无需制止,身教有时胜过理教,把握好适度的分寸。
我想,大学的唯一缺陷就是体制不全。钱老说,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精神,这是肯定的,但是有一点人们常常忽略,在创新精神的背后还要加上刻苦、勤劳奋斗的精神,现代的学生,家长过分宠溺,老师过分放纵,只会误导学生放任其本性恶,现在的犯罪暴力中学生人数逐年攀升,这是为什么?原因要归咎到计划生育,一个夫妻一胎制,每个孩子都成了皇帝公主,所以社会与学校是联系在一起的,虽然无法避免这些,但我想,人之处,性本善,要教好学生的办法是从小教其好的,接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尊重长辈、尊师重道,不要教学生利益之心,要少些以自我为中心。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是大学浮夸之风盛行,举着办学的牌子负责任的宗旨收取利益,到最后不负责任的任其自生灭,还有一个是大学太普遍化,几乎大学的校门随时向你敞开,这样的学风能止就止,就如洪水泛滥了就不可收拾,这大学也如此。
诸如以上,办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利益的多少,而在于质量,数量是其次。办学校需要政府支持、家长监督,更重要的是管理要模式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