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事”记者采访梳理得知,因为犯罪事实较为清晰,取证较为容易,童名谦在被调查后15天即被移送司法机关,9个月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是十八大后首个因“玩忽职守”而获刑的省部级官员。一些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童名谦的“快速落马”再次印证了即便不贪污腐败,“为官不为”在当今之中国也行不通了,跟童名谦一样有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政心态的官员该警醒了。(9月19日 新华网) 现实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些干部,相信的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是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做事不是讲的原则,而是讲的关系,不是依章依规办事而是依的面子办事,甚至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要不就是有的面对违法违纪不敢声张,面对丑恶现象不敢说不,遇到歪风邪气和稀泥,遇到矛盾问题更是绕道走,有的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平平安安占位子、庸庸碌碌混日子……凡此种种,归结为一点,就是好人主义盛行,担当精神匮乏,害怕被人报复和丢掉官帽子,走的不是群众路线,而是走的是“保管帽子路线”。 就拿童名谦这件事来说,为什么是“为官不为”?从面上看,原因不外乎是:一是“老好人”心态。因为自己是“一把手”,很多事情可以操控,于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来个顺水推舟卖个人情。二是“太平官”心态。想的是仕途已经走到尽头也要退居二线了,他想的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三是侥幸心态。想的是一旦退休就不会再查到自己头上来,然后就可以“平安着陆”。但从本质上来看,而是暴露了权力监督的走偏和个人廉洁自律的不严。 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党的干部就应该敢于担当,当好廉洁自律的领头雁。但是,在我们的党员干部中却有一些人逐渐成为了官场中的“老好人”,他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事事叫“好”,对上是唯唯诺诺讨好,对下是呵呵哄哄讨好,甚至同流合污,不仅使个人形象大损,还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为官清廉是底线,为官“有为”是最低要求,我们干部队伍不需要“好好先生”,不养无作为的“闲人”。一味追求“好名声”,做个“太平官”,最后只会丧失党性、原则,为我们党员干部队伍所不容。童名谦的落马无疑是为像他们这样“只想做好人、不想得罪人,处处讨好,不作为”的“好好干部”敲响了警钟。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这些“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太平官”,老百姓根本不买账,甚至深恶痛绝,在一些地方甚至流行“不要贪官,更不要‘瘫官’”的说法。一些群众反映,贪官可恨,懒官、庸官、为民不办事的“瘫官”同样可恨。 给“闭眼心态”的官员划上时代的句号。新时期我们需要的是“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那种敢于当“石匠”,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挑重任,一心为民讲付出,一心为民求发展,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领导干部。(文/雨子墨) |